从“聚焦新鲜”到“聚焦乳业”,再到如今国际化,光明乳业曾试图走自己的路,但后来不得不跟着别人走。那么,离开郭本恒的光明,今后怎么走,又会走向哪里?
“爱说”,“豪爽”,“有战略眼光”。这是乳业圈对郭本恒的印象,他刚刚辞去干了8年的光明乳业总裁职务。
1996年,郭本恒放弃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的职位,坐车火车从哈尔滨来到上海,当时面试他的是有“乳业铁娘子”之称的王佳芬。“半年以后见,如果不行我走人。”郭本恒当时这么回答面试官。
此后,他在光明一干就是19年,从当初管6个人的乳品培训中心主任,直到接任王佳芬成为光明乳业新舵手。2007年“衰势”接班的他,在随后的八年时间里突破“三重门”,带着光明寻找“光明”,终于在2011年实现百亿目标。
郭本恒8年任期突破“三重门” 全国“一片光明”还有多远
8年任期突破“三重门”
接任光明乳业总裁之前,郭本恒一直在跟着王佳芬“打天下”,期间作为产品部经理,他开发了很多新品,但在他上任总裁后却不得不忍痛割爱。
时至今日,跟郭本恒有过接触的乳业人士介绍,“他思维敏捷,爱说但更能做,更难得的是一位知识性专才却有企业家魄力。”对此,郭本恒曾对外称,一个厉害的领导者,绝对不能跟着群众的想法走。“他们想得都很短,你跟着他走你就死路一条。”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称,郭上任后,光明从王佳芬以前在全国收购的那些企业中迅速撤离,收缩至华东大本营。这在当时业内看来是极其果敢的行为。
如今看来,他做的这个决定也是理性的,要知道当时伊利、蒙牛正在靠常温奶打天下,虽然光明以低温产品推进全国化看起来是差异化策略,但是消费者产品培育却需要长时间去做,且低温产品需要配套奶源和人力物力,这种巨大投入对于当时光明来说是很难持续的。
郭本恒8年任期突破“三重门” 全国“一片光明”还有多远
对于郭本恒来说,他在光明面临的第三大挑战就是如何说服董事会。当他们都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那么,郭的每一次创新都会面临着质疑。
全国“一片光明”还有多远
一纸人事调整公告过后,本报记者从业界和舆论中听到最多的词是“突然”。
正常情况下,郭本恒这个级别的公司高层应该在60岁退休,而他今年才52岁。另外,他最新一届总裁任期应该到2016年4月19日,提前10个月卸任,并且只提到“个人原因”,实在无法消除外界的困惑。
其实,在光明战略收缩、以退为进的这几年,并非向外界有些分析所说的“甘心被动防守”,光明的战略一直没有停止创新。2010年,光明几经周折终于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公司,从并购到生产,新莱特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三年后在当地成功上市。
光明方面介绍,2014年,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明星产品为核心,以渠道开拓为主要手段,实现鲜奶、酸奶、常温酸奶等明星产品的较快发展。其中莫斯利安常温酸奶实现销售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85%;优倍鲜奶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9%;畅优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8%。
此前三年,莫斯利安常温酸奶也是一路高歌猛进,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50%、123%、106.5%。值得一提的是,莫利斯安2009推向市场的第一个月销售过千万元,当年销售就达到1.6亿元。
郭本恒曾说,这个产品将来(年销售)要冲破10个亿。显然,神话缔造者也低估了这个爆款的爆发力。
当光明正在向全国“一片光明”目标迈进的时候,掌舵者突然宣布离去,这艘巨轮会因为这个人事调整而改变方向吗?
郭本恒8年任期突破“三重门” 全国“一片光明”还有多远
对此,乳业人士看法不一。一位曾与郭本恒的学生做过同事的某区域乳企负责人介绍,因为在乳业圈弟子众多,且这几年在光明干得不错,郭本恒在公司内部和业界都很有威望。
另有多位乳业专家分析称,目前正处于乳业发展的关键期,这么大的企业的掌舵者突然辞职,且外界猜测纷纷,可能会在短期给公司带来一定影响。但也有长期关注中国乳业的分析人士称,对于国企而言,换帅影响不大,离开谁都一样转。
对于接任者和光明未来走向,光明集团相关负责人并没有向本报记者回应更多,只表示“目前还没定,具体人选需要由集团党委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