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号土猪档口遍布珠三角市场,唯东莞尚未踏足
有着“猪肉大王”之称的北大才子陈生2007年创立了壹号土猪,如今,壹号土猪几乎已遍布珠三角市场,唯独东莞尚未踏足。
不过,现为广东天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食品)董事长,壹号土猪的创始人陈生近日对外透露,壹号土猪计划今年在省内增开至少150家档口,其中东莞将容纳60~70家档口。昨日,壹号土猪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了此事,并表示,“东莞的档口目前正在办理手续”。
与市场上大行其道的工业化生产的瘦肉型生猪相比,土猪肉品质好,有肉味,已成为猪肉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去年以来,土猪品牌小耳花土猪“绿宝1号”在东莞创立,并布点30多个。
业内人士表示,多家土猪进驻东莞,正是看中了东莞日益增长的中高端消费市场。
壹号土猪进军东莞市场
继去年宣布分拆上市之后,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近期对外宣布,今年将加快扩张步伐,在省内增开至少150家壹号土猪档口。其中,东莞计划布局60~70家档口。他透露,壹号土猪在省内湛江、阳江、茂名等地投建20多个大型养殖场,今年计划省内出栏量超20万头,基本完成省内布局。
昨日,壹号土猪公关部门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了此事,并表示“东莞的档口目前正在办理手续”,预计年内将完成在东莞各镇区的布局。
2007年,陈生创立了壹号土猪,并注册成立了天地食品公司。截至目前,壹号土猪的生猪档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等消费力较强的城市。而东莞此前因为在消费结构上以中低端为主,是土猪肉市场的蓝海。
壹号土猪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东莞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产业工人正在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高级的产业人才,由此将诞生一批高端消费群体,“高端的消费群体正是壹号土猪的目标消费者”。
高端土猪消费市场足够大,壹号土猪进军暂不引起市场“争夺战”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生猪养殖机械化、工厂化的大发展,传统饲养的生态型土猪越来越少,成为稀缺资源。随着食品信任危机事件频频出现,猪肉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土猪肉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市场上大行其道的瘦肉型生猪相比,土猪肉品质好,有肉味,更加环保、健康,在中高端消费市场颇受青睐。
在壹号土猪宣布进军东莞市场前,土猪在东莞已掀起了一轮“抢地盘”的风潮。
去年5月底,来源于东莞生猪定点供应基地——茂名市电白县观珠镇的小耳花土猪“绿宝1号”进军东莞市场。东莞市绿宝小耳花猪公司独家代理了销售“绿宝1号”,采取连锁经营的模式,现已在莞城、东城、南城、万江、虎门、常平、长安、厚街等镇街开设30家专卖店(点)。按照计划,“绿宝1号”将在东莞的镇区布局60家专卖店。
而此前,惠州一家供港土猪基地也积极与东莞一家大型超市洽谈,欲抢占东莞土猪肉市场。不过,由于渠道开拓受阻,这家企业未能正式进入东莞。
东莞市绿宝小耳花猪公司董事长何润安介绍,东莞每年屠宰300多万头猪,平均每天1.3万头猪进入市场,这些猪肉基本上都是普通猪肉。只要土猪肉占领其中3成的市场份额,每年就有上亿元的投资回报。
一大型超市公共事务部经理告诉记者,此次壹号土猪进入东莞,正是看重了日益扩大的东莞中高端消费市场;由于目前东莞中高端土猪消费市场足够大,壹号土猪进入后暂不会引起市场“争夺战”。
土猪肉环保、品质好、有肉味,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随着东莞转型升级,中高端消费者日益壮大,对土猪的消费力增强。
东莞每年屠宰300多万头猪,平均每天1.3万头猪进入市场。只要土猪肉占领其中3成的市场份额,每年就有上亿元的投资回报。
去年一家东莞生猪定点供应基地在东莞推出小耳花土猪“绿宝1号”,已开设30家专卖店(点),计划今年翻番。壹号土猪计划今年在东莞开设60~70家档口。
网易养猪、武钢养猪、万达种菜……从2006年的0.56亿美元,到2007年的3.96亿美元,再到2010年的14.89亿美元,私募资金投资农业的步伐不断加快。
资本界扎堆新农业,与国内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的实践昭示,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品牌竞争开始从主流常规产品领域向冷僻领域扩展,从客厅、浴室转向厨房。当前,国内的许多城市人均GDP过3000美元,为厨房提供产品的新农业正在成为新兴的潜力市场。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推动农业现代化被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最近工信部也提出,“十二五”将实施肉类加工品牌化战略,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分类分级和优质优价,创建更多的肉类知名品牌。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副会长柳更生表示,当前,东莞等沿海地区的企业拥有过剩的资金流,而内地拥有丰富农业资源却缺乏资金。因此,东莞的投资完全可以选择适当的项目参与内地新农业发展,实现双赢。
不过柳更生也提醒,新农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不可小觑。比如市场风险,由于中国农业产业相对分散,经营者议价能力普遍不强,加上季节性因素,终端市场价格波动会给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同时,国家政策对经营者收入影响很大,因政策鼓励而开展经营的企业常因优惠政策取消而陷入困境。因此,企业投资新农业必须提前做好风险因素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