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德公司前身是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企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生产能力小等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近年来,邢文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进行大规模、高标准的技术改造和扩建。2005年,新建日宰鸡能力10万只的现代化出口肉鸡屠宰加工生产线,改造了年产1万吨的出口禽肉类熟制品生产车间,改扩建了年产10万吨的现代化饲料加工厂。2006年至2007年,新建10万套父母代种鸡场和配套孵化厂,种鸡存栏达到25万套,鸡雏基本实现自给自足。2007年,新建辽北最大规模的万吨冷库,为公司扩产增效奠定了基础。2008年,公司投资6050万元新建年产2万吨出口禽肉熟制品精深加工车间。投资16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为延长产业链,公司又新建回收鸡毛、鸡血、爪皮等屠宰废弃品的饲料原料加工车间。为摆脱日益严重的疫病困扰,解决药残问题,从2004年起他大幅度增加生产基地建设投入,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扶持养鸡农户,建设“工厂化”鸡舍,五年来已建成238栋“工厂化”鸡舍。2008年,为保证出口鸡源安全质量,适应出口需要,他又投资3000万元新建两处年养鸡300万只的自属出口肉鸡养殖场,其中有29家规模较大场获检验检疫出口备案。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企业生产规模得到扩大,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嬴德公司已形成日宰鸡10万只、年出口熟制品2万吨的能力,现已成为技术一流、功能比较完备的肉禽加工出口企业。新建的屠宰加工厂和熟制品车间达到了日本、韩国和欧盟等主要进口国家的卫生要求,于2008年获韩国、南非出口注册,实现了铁岭肉鸡国外注册零的突破。
嬴德公司在邢文志的带领下发展壮大的八年,实际上也是邢文志作为肉鸡产业经纪人,用真心回报社会、造福一方,带领父老乡亲共同富裕的八年。
在铁岭市,以嬴德为龙头形成的“公司+基地+标准化”产业模式和由嬴德公司倡导的绿色水稻、无公害肉鸡生产早已经形成规模。邢文志创立的封闭式肉鸡产业链条经营模式,被铁岭市政府主要领导赞誉为“嬴德模式”,成为铁岭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面旗帜。目前与嬴德公司签约的绿色稻田面积近6300亩,由于回收价比普通稻米每公斤高0.2—0.3元,惠及农户600来家,为农户增收200多万元。与嬴德公司签约养鸡户已超过7700家,由公司实行赊销鸡雏、饲料、兽药等扶持措施,帮助想养鸡又缺少资金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与嬴德公司签约的农户年饲养4000万只肉鸡,平均每只鸡纯利润可达2元以上,全年当地农民养鸡增收8000万元以上,养殖从业人员工资收入达4000万元。同时,嬴德公司集种鸡、孵化、饲料、屠宰和熟制品一条龙生产,安置2800人就业,一年为农民工增加工资收入3500万元以上。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还带动了零工、粮食贸易、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农民自发形成了有组织的抓鸡队22伙,防疫队13伙,粮食贸易商53户,鸡舍建设维修工程队19伙,运鸡车辆21台,从业人员年可增收700多万元,连周边的客运、餐饮行业也从中受益。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以“抓鸡的学问”为题,对此曾有报道。
在遇到市场变幻或其它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时候,即便是禽流感疫情横扫家禽行业和金融危机的艰难日子里,邢文志都挺身而出,个人承担一切损失,没有让签约农户受一点影响。在去年农民工大量返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重要时刻,邢文志积极响应“携手农民保就业、保增收、保稳定”的号召,坚持做到“不裁员、不降薪,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与农户紧密相连,共渡难关,共克时限”,企业没给工人放过一天假,合同鸡放养一刻不停,到期毛鸡照常回收,切实保护了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保增收,保稳定做出了贡献。
邢文志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家乡为社会做到一名农产品经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庆云堡镇王屯村委会办公场所,是嬴德公司无偿建设的;庆云堡镇河西村小学教学楼是他出资15万元援建的;庆云堡镇王家屯村、兴隆台村的村路,他曾出资赞助。庆云堡的消防车,由嬴德公司出资购买,消防人员费用、业务费用是由公司全额承担、无偿为全镇服务。庆云镇城区的路灯是他出资点亮的。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灾害都有他出资捐助的影子……
邢文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致富思源,回报家乡”的真切誓言,实现着自己造福家乡、致富一方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