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来说,大连海参行业江湖可以笼统地分为两大门派:“岛”派和“堂”派。在“岛”派中,环岛食品显然是一家独树一帜的企业。尚未成立公司,便率先推出“环岛”品牌;果断地大手笔运作,斥巨资打造一座1300平 方米的“海参城堡”;提前布局海洋休闲食品领域,淡化“海参企业”标签,从而向海洋食品企业转型……上述种种,让环岛食品不同凡响的形象及发展脉络逐渐清 晰。“坦率地说,现在,环岛食品越来越不像是一家单纯的海参企业了,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环岛食品事长兼总裁王振东表示,环岛食品“环抱”的将是一 个更大的领域,也是一个更大的未来。
用意外宽限的6个月迈过第一道坎
有人成功靠机遇,有人成功靠天赋,很显然,王振东属于后者。这个出生在长海县大长山岛的“渔家娃”很小就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商业天赋。“13岁时,还是小学生的我便做起了海参生意。那时,渔村人赶海经常会捡到野生海参,因为不成批量,往往只能自己拿回家享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拿出多年攒下来的零花钱收购这些零散海参,每根5元收入。因为‘本钱’太少,最初时,最多只能收购五六十根。”王振东回忆,收上来的海参经过简单加工后,转手卖给来自山东的海参贩子,每根10元卖出,这样一倒手就实现了100%的利润。
1997年,王振东大学毕业,他先到上海工作了一年,后来回到大连,又卖了近一年的保健品。似乎与海参生意有着化不开的缘分,1999年11月 份,王振东与两名老同学在大连开出了第一家“长海县海参专卖店”,从此,他便找到了事业上的归宿感。“最初两年,我们的专卖店生意红火,稳步发展。然而, 就在生意风生水起时,‘中国式合伙人”分道扬镳的戏码不幸在我们身上上演了——一个合伙人撤资离开,另一个强势的合伙人选中了一家新店,留给我的只剩下位 于火车站附近的一家老店,而且,该店已接到拆迁通知,随时都有可能动迁。”王振东坦率地说,那是他事业上遇到的第一道坎儿,虽然那些陈年旧事如今早已一笑 泯恩怨了,但当年却真难住了他。“当时,关于我那个专卖店动迁的消息满天飞,不过,实际上是在半年之后才动迁的。”王振东说,正是这意外多出来的6个月救了他的生意,从而完成了“用时间换空间”的计划:他先用3个月将老店的那些客户逐步引流到在附近新开的新店中,然后又用了3个月巩固、稳定了那些客户,最终实现顺利过渡。惊险迈过事业上的第一道坎儿之后,王振东的海参事业便一路高歌猛进。打造“环岛”品牌,将专卖店整合到“环岛”旗下;在哈尔滨开店,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招加盟商……到2007年,各地的“环岛”专卖店已达60多家。“2008年,我引入场外资金,在黄河路上建起了‘环岛海参城堡’。这次大胆的引资使我的股权一度稀释到了49%。不过,‘环岛海参城堡’也树起了大连海参产业的一个标杆,公司形象和知名度迅速提升,全国招商进程也因此加速。”王振东介绍,在“环岛海参城堡”这座大连海参产业版图中标志性建筑的助推下,其全国加盟商爆发式增长,到2012年,加盟门店达到顶峰,总数超过了200家。
收购和引资 接连遭遇两次波折 在海参以及海洋食品领域中雄心勃勃的王振东显然不甘心只做产业链上的销售环节,于是,2006年,他租了一个加工厂做海参等海珍品加工;2009年起,他 开始在长海县购入海域,从最初的1000多亩到如今的1万多亩自有海域,王振东和他的环岛食品实现了向产业链上游的成功挺进。“我一直想有一家自己的加工 厂,作为集团公司,租赁别人的加工厂意味着对生产环节的把控力不强。为此,2010年,我们启动了收购加工厂的计划。”王振东锁定的那家海洋食品加工厂坐 落在长海县小长山岛,其设计产能为年加工量500吨。然而,就是这次收购,让王振东急火伤身,并因此做了两次手术。“我们以1000万元价格收购了那家加 工厂,不料,交接完毕后,很多隐性债务和纠纷却纷纷浮出水面。我们不仅为这些隐性债务和纠纷多付出了200多万元,还被各种小麻烦纠缠,直到2012年才 算彻底处理完结。”王振东说,那段时间,因为急火攻心,他先后患了急性阑尾炎和痔疮,接连做了两次手术。与很多成就大事业的人一样,最近几年,王振东也频 频遭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考验。“收购加工厂的事情刚刚摆平,我引入的那位投资人因为其急需资金,想要撤资,而他一旦抽走上千万元资金,环岛食品的流 动资金链就会绷得很紧,甚至有断裂危险。”王振东表示,当时,他曾为此一夜之间长出半头白发。后来,王振东咬紧牙关,克服诸多困难,满足了那位投资人的撤 资意愿,也由此收回了对环岛食品的控股权。
“环岛食品是一路排险克难、过关斩将走过来的,这为我们的基因和血脉中植入了顽强和无畏的基因。”王振东感慨地说,对环岛食品来说,跨过上述三道坎儿本身就是一种宝贵成长。
对话:大连环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东——战略决策眼光是环岛食品最大竞争力
新商报:环岛食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振东:我认为是环岛食品的战略决策力。从以往的每次转型及重大发展节点看,我们的战略决策都是敏锐的、正确的,这是一个大方向的问题,非常关键。
新商报:“环岛”这个著名商标因何而来? 王 振东:如果你从天空俯瞰长海县,其各个岛屿恰好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形,因此,我们的“环岛”其实就是指长海县诸岛,即长山群岛;还有另一层隐秘含义: “环”字可拆为“王”和“不”,“环岛”也就可读作“王不岛”,而我姓王,取谐音“我不倒”的意思。这绝不是迷信,而是寓意环岛食品必须永远生存下去,顽 强活下去,进而做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
新商报:如今,海洋休闲食品、海鲜罐头等非海珍品类产品的销售额占环岛食品怎样的比重? 王振东:约占30%左右,并且,该占比还在逐年快速提升。现在看来,当初我们涉足海洋休闲食品等领域是非常有远见的。现在,海参产业整体承受巨大压力,环岛食品的海洋休闲食品、海鲜罐头等业务逆势增长,大大缓解了海参业务板块的压力。 另外,今年3月份,环岛食品成立了电商部,开拓了海洋休闲食品的线上销售渠道,未来这将成为一个新的优质增长点。
成长回放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如今已是大连海洋食品领域龙头企业的大连环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岛食品”)发轫于“长海县海参专卖店”。从当年的狭仄小店,到如今已颇具规模的集团公司,环岛食品用15年时间完成了一次精彩蝶变。
“1999年,我与同学合伙在大连街头开出了第一家‘长海县海参专卖店’,随后,我们这种蓝底白字店招的海参店在大连迅速复制、扩张,到2001年,已达到十几家。”环岛食品董事长兼总裁王振东介绍,2003年,他们又将扩张的触角延伸到省外,在哈尔滨开出了大连海参的首家异地专卖店,并很快引发了轰动。2005年,环岛食品吹响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号角,到2012年时,分布全国各地的环岛食品加盟店已达200多家。“2005年,我们申请注册了‘环岛’商标,随后,那些‘长海县海参专卖店’改旗易帜,都树起‘环岛’大旗;2006年,成立了大连世纪环岛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该公司正式更名为大连环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至此,我们也由最初的海参销售店成长为一家拥有1万多亩自有海域、一座1300平方米海参城堡的海洋食品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年轻儒商王振东自豪地说,如今,环岛食品有一家母公司和3家全资子公司:大连环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大连世纪环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连渔大叔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其产品也由之前单纯的海参拓展为一条产品链,包括海参、鲍鱼、海洋休闲食品、海鲜罐头、海鲜礼盒等,年可生产各类海洋食品达200多吨。
另外,环岛食品旗下有“环岛”、“渔大叔”、“世纪环岛”、“达参”等品牌,前两个为公司主力品牌,目前均为辽宁省著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