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县刘明贵先生、武侯区杨雪梅女士等50多位飞常鲜首期合伙人培训班的合伙人学员,在11月10日参观占地200亩的景区工厂、并置身GMP万级洁净度中央厨房后,对担纲首席解说的公司董事长文平连连说:“震撼!放心!”
扶持草根创业,张飞牛肉是认真的!
张飞牛肉公司是四川本土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直以“一心一意只做好牛肉”美誉业界。近二十年来,济困救弱先后投入公益2000余万元,年稳定安置就业上千人。此次推出“飞常鲜”,该公司成立“亿元创业扶持基金”,实实在在地帮助社区特定群体就业。
家住武侯区置信南街的合伙人张琳琳女士,大学毕业6年,上过班,不满足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上班族日子,想尝试创业。她看好食品这个行业,“经济发展还是不发展,吃少不了”。她想过搞餐饮,可是“房租太贵”;曾经谈过几个品牌休闲食品的项目,“动辄几万上十万的加盟费”,“成本太高”。在9月上旬张飞牛肉公司“飞常鲜”项目的推介会上,她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合作协议。
加入飞常鲜,张女士不需要付出加盟费,而只需要交纳不多的品牌保证金,同时因为持有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开具的大学生创业证明,又省去了1万元。按照协议的约定,不论什么样的原因,合伙人选择退出合作,品牌保证金都会一分不少地退还她。张女士说,“因为每天销售、次日结算。账算下来,我只需要两三千块钱的周转金,创业门槛确实低”。琳琳对未来满怀憧憬。
“飞常鲜”平台效应,值得期待!
“去中间、建终端,是‘入口’、是‘平台’”,每每与合伙人交流,四川张飞牛肉公司总裁杨贵总是重复着这样的几个词。“深淘滩、低作堰,一寸宽、一里深”成为张飞牛肉飞常鲜的经营哲学,“让利消费者、回报合伙人、成就奋斗者”体现在产品卓越的性价比和利益的共享机制上。
在一次不落地参加了飞常鲜项目讲解会、合伙人培训班、种子合伙人恳谈会的合伙人王巧艺女士看来,张飞牛肉飞常鲜“不玩概念”、在“做实概念”。王女士说,我们合伙人,既是商家,又是消费者,还是社区街坊邻居中的一员。这种“接地气”的身份和角色的认知,其实是与飞常鲜“扎根社区、融入社群、利于社会”的商业思想设计是一脉相承的。按照项目规划,在完成初期布局后,飞常鲜将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拓展“生鲜预定”和“时尚早餐”业务,开发“车+柜”、“店+车”等商业组合,同时嫁接并延伸其他商业形态,彰显平台效应。
据介绍,按照张飞牛肉飞常鲜“三步走”的规划,在2018年五一前,将完成“500家”布局成都主城区的“第一步”;到2020年,布局全国区域市场,累计开设3000家以上;到2025年,基本实现“万店百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