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称,目前,红牛中国北京的生产基地已停产多时,与此同时,有爆料称,停产与红牛的品牌之争有关。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向华彬集团公关部负责人求证此事,对方仅表示一切以声明为准,并称,“涉及内部经营管理的安排信息,暂时不会主动披露。”
2018年9月底,红牛中国在中国的经营期限正式到期。而双方争议的焦点莫过于到期之后,红牛中国是否仍有继续经营的权利?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原本长期合作的伙伴因为利益而导致彼此互不相让,一定会对红牛品牌、产品和消费者带来的损害。但与王老吉和加多宝不同,红牛的合作双方都是私人企业,彼此都拥有一些筹码、各自博弈,毕竟走到不可挽回对双方都是坏事。
品牌纠纷剪不断理还乱
1966年,泰籍华人许书标创立了红牛饮料品牌。不过,真正让红牛这个品牌声名鹊起,还需要提到另一个人--奥地利人迪克·梅特舒兹。1984年,许书标与迪克·梅特舒兹共同成立了奥地利红牛,可以说,将红牛销向了全世界,拓宽了市场。
1995年3月27日,许书标与另外一名泰籍华人--严彬一起,成立了红牛泰国。1998年,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中国)在北京注册。《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企查查了解到,目前,该公司的股东主要有:红牛泰国、英特生物制药控股、环球市场控股以及北京市怀柔乡镇企业总公司,这四位的股份分别占比为:88%、7%、4%以及1%.
在严彬的助力下,红牛进入了中国内地市场,并大获成功。彼时,中国市场的功能型饮料正一片空白,通过严彬的广告投放、营销等手段,红牛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