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做不好这三点,蒙牛渐渐“跑”不过伊利了

食品饮料代理   2019/9/6


近日,国内两大乳业巨头蒙牛、伊利先后发布2019年中期财报,同一个赛道上的两位对手在近段时间的竞争已见分晓。

数据显示,伊利在上半年依旧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其营业收入达450.71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达37.98亿元,同比增长9.71%。

相比较而言,蒙牛的表现较为逊色,其上半年收入为398.572亿元,已经被拉开了59亿的差距,而净利润方面也只有20.769亿元,足足低了17亿元,差距接近一半。

也就是说,在整体发展方面,伊利正处在比较大的领先地位,优势非常明显。

2014年,伊利提出“五强千亿”目标,即在2020年要成为全球乳业五强,营收突破千亿;而蒙牛也在2017年提出“双千亿”目标,计划三年内收入、市值达千亿。

如今看来,在“突破千亿”这个目标上,伊利是大有可期,而蒙牛却难了。

同是国内乳业的老牌企业,两者的差距是怎样产生的呢?

双强较量,从未停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谈一下伊利与蒙牛之间较量的故事。

伊利是中国早的乳业集团,早在1996年就已经上市了。当时的牛根生也还在伊利当副总裁,但由于和董事长郑俊怀在战略上有分歧,产生矛盾,牛根生遂离职单干,创立了蒙牛。

当时伊利是行业老大,而蒙牛从0开始。但令人惊讶的是,蒙牛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挤进了乳业三强,其销售额也是呈现惊人的增长,到2007年时,它已经超过了伊利。

能实现这种惊人的成长,首先是得益于当时不断扩大的液态奶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牛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蒙牛抓住了这个趋势,实现了自己的飞跃。

其次是蒙牛善于抓住市场热点,提升自己品牌的实力。从赞助航天员杨利伟上天,到抓住“超级女生”的营销机遇,蒙牛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但一路狂奔,蒙牛已渐显疲态,而伊利方面也醒悟过来了。

在对手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伊利迅速着手自己的品牌建设。2008年它成为奥运会乳制品赞助商,2010年它再度成为世博会乳制品高级赞助商。凭借这两大盛会,伊利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除此以外,伊利还大力投资奶源基地的建设以及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把自己的后方布局打得扎扎实实。

事实证明,伊利的努力效果卓著,2009年,蒙牛的增速开始落后于伊利,2011年伊利营收超过蒙牛,重回行业大佬位置。2012年蒙牛陷入食品安全事件,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再到2019年的今天,伊利市值已达1725亿元,而蒙牛市值只有1185亿港币,折合人民币来算,两者足足差了近700亿元。

原因何在?

创新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之比较

在经历被反超的教训后,伊利对品牌的打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视了,这促使它加紧了自己的前进步伐。

一方面,伊利斥资巨款大力研发新产品。单是上半年,它的研发投入就已经达2个亿了,比蒙牛去年全年的1.59亿还要高。

在其努力下,伊利“金典”、“安慕希”、“畅轻”、“每益添”、“Joy Day”、“金领冠”、“巧乐兹”、“甄稀”和“畅意100%”等优质产品遍地开花,其销售收入也比去年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伊利继续扩大营销渠道,打造品牌影响力。通过与国内热门的综艺节目合作,为自己的产品打造现象级的营销。

相比之下,蒙牛在这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单拿单品营收来比较,伊利已经有三个大单品营收过百亿,十几个单品过十亿。蒙牛的大单品虽然增长不错,但是它只有两三个产品是拿得出手的,而且有些产品还是牛根生掌管蒙牛时创立的品牌,可见其创新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非常薄弱。

同时,其产品竞争能力也远远落后于伊利。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常温酸奶这一块,在光明之后,蒙牛也推出常温酸奶新品,伊利则紧接着推出安慕希。但发展到今天,后入局的安慕希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46%,排在了,蒙牛被远远地甩在了背后。

高层团队之比较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企业当中也如此。

一家好的公司,其背后一定得有一支强悍稳定的队伍。

但蒙牛近期,管理层却变动得异常剧烈,半年就换“帅”三轮了。

2019年1月7日,马建平因工作调动辞任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位。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先生接任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但于旭波三年的任期仅仅只过了三个月便又辞职了。2019年4月末,蒙牛宣布陈朗接替于旭波成为蒙牛新一任董事局主席,而此前,他还担任过华润集团副总经理之职。

频繁易“帅”,军心怎会安稳?高层一旦出现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下面的员工也免不了要做出调整。

蒙牛的这一波动荡不仅给其经营和业绩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导致了它在战略决策方面缺乏稳定的规划,执行效率也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伊利这几年的管理层就稳定多了。

伊利的现任董事长是潘刚,他自打毕业起就入职伊利了,32岁时出任伊利集团总裁,成为当时中国重点企业中年轻的总裁。再到了2005年,他出任伊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直到现在,长达14年之久。

此外,伊利集团的其他几个副总裁、总经理助理也都是在职十年以上的老人,经验非常丰富。

也就是说,伊利这十年人没怎么变,基石非常牢固。

大海的航行靠舵手,企业的运转靠领导者。所以,拥有一个稳定高效的高层团队,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战略布局之比较

2013年,是蒙牛和伊利赛跑的关键之年,也就是在这一年,蒙牛和伊利的差距越拉越大。

为何?一言以蔽之,战略失策。

继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和杨文俊接连辞职后, 2013年的蒙牛迎来了大变革。掌管蒙牛的中粮人孙伊萍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为了弥补自己在奶粉领域与伊利的差距,蒙牛以124.6亿元并购了雅士利,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并购了雅士利非但没有给自己带来利益,反倒被其拖累了。

从2014年起,市场原奶价格一路下跌,雅士利的业绩大幅度下滑直至亏损。同时,在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其业绩同样烂得不行。此时并购雅士利,不得不说蒙牛是揽上了一个烂摊子。

再到2018年,蒙牛开始在数字化营销建设领域做战略布局,用奶昔牛奶慢燃等产品探索社交零售,开始拓展微商渠道。

但此战略也同样夭折,据后来消息,因在此过程中其监管出现了漏洞,蒙牛还陷入了传销的风波。

与蒙牛的大变革不同,伊利这一路下来,却走得很稳健,几乎每年保持增长。

秘诀是什么?这归功它在国内和国外市场打出的双向拓展战略。

首先是国内,凭借着在产品方面的精耕细作,伊利出产的许多商品都在市场上卖得十分火热,非常受消费者们欢迎。如今“金典”“安慕希”“畅轻”等牌子已经成为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了。

其次是国外,在国际布局上,伊利也算雷厉风行,先是在2018年收购泰国冰淇淋企业Chomthana,借此快速进入泰国,为布局东南亚打下基础。而后在今年3月,收购西兰老牌乳企Westland100%股权,获得高质量的原奶产量,以及全球40个国家的渠道,国际化布局再深化了一步。

其实,蒙牛和伊利之间的较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超越和反超越的故事。现在伊利暂时领先,蒙牛落后,但人生是一场长跑,没到后一刻,谁也不知输赢。

这启示我们: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在顺境中不傲娇,在逆境中不气馁,无论发生什么,调整好自己的战略,持续跑下去才是王道。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对该项目感兴趣 免费咨询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微信:
  • 回访时间:
  • 代理区域:

隐私权相关政策

更多名牌资讯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蒙牛连斩九项乳业大奖,创下数量、含金量双“最”! 下一篇:伊利矿泉水:不止吉林长白山,再添内蒙阿尔山!

蒙牛相关资讯

蒙牛相关产品

招商企业

行业资讯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