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北京,天气时冷时热,可北大“90后”男生韩冰却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宅”在宿舍或者教室。这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的大二学生和他所在的创新团队,近正计划把北大周边的一些小店集合起来成立一个商业联盟,共同在网上发布商业信息。
韩冰还有一个身份,北大赛扶团队(赛扶是一个全球性的以大学生为主的商业实践社团)的副队长。这个20岁的小伙子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其参赛历史可以追溯到高中,上大学以来参加过4次创新赛事,战绩都不错。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创新是热门词语。几乎每所大学都有几个和创新创业有关的社团,有一批像韩冰这样以创新为乐趣的大学生,而层出不穷的各种创新大赛则为热爱创新的学子提供了挑战自我的平台。
和韩冰一样,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大三学生陈剑宇和朱沛,也都是创新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陈剑宇曾经参加过央视的创业节目《赢在中国》,而朱沛曾征战过中日韩大学生商业创意大赛,如今,他们又和另外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团队,正在申请一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项目。
在朱沛看来,现在大学校园里创新氛围还是相当浓厚的,在他们班上,积极参加创新活动的同学大概占三分之一的比例。不过,同学之间两极分化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有的人转战于各大比赛的赛场,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不少。有些人则是创新活动绝缘体,偶尔也会关注比赛的消息,但基本都是当看客,“就是大家常说的‘宅男宅女’。”朱沛这样形容这部分同学的特点。
韩冰的感觉和朱沛基本一致。因为种种原因,高校里确实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关心创新活动。一项在湖北省20所高校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印证了朱沛和韩冰的说法。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认同,87.5%的学生表示应“大力支持和关心科技创新活动”,但有63.3%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科技讲座和竞赛活动。
为什么校园“宅”一族只在网上关注创新活动的信息而不愿参加到活动中去呢?
陈剑宇分析认为,虽然现在到处都在说创新,但在很多时候,创新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名词,是个噱头,没有落地。一说创新,大家想到的都是科技上的发明创造,这就让很多同学对创新活动望而生畏。
各种名目的创新比赛太多,而且形式雷同,这也是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创新比赛的一个原因。
参加过多次创新比赛的朱沛笑言:“我闭着眼睛都知道比赛的下一个环节是什么。”
朱沛的说法得到了北大物理学院研究生章益的认同。他认为,如今的大多数创新大赛都采用了“提出方案―现场陈述―评奖”这样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会导致创新方案不切合实际,终就演变成了“PPT大赛”。
“我们参加比赛能得到什么?”这是笔者在采访一些校园“宅男宅女”时听到多的问题,因为参加创新比赛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后获奖者毕竟是少数。韩冰也发现,一些能够充分体现投入价值,机会成本小的比赛,参加的人往往就比较多,反之则参与者少。
如何才能把“宅”在宿舍的同学吸引到校园创新实践中来?
北大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田昊现在是北大创新学社的社长,他认为,首先,学校、政府和企业应合力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共同激励大学生创新。同时,大学生对创新活动的理解也不能太功利,不要只盯着奖金和证书,参加创新比赛的好处是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而且,在参赛过程中,可以锻炼和拓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韩冰正准备参加一项名为康师傅―早稻田大学创新挑战赛的创新实践活动。由康师傅公司联合日本早稻田大学共同举办的这项赛事奖励非常丰厚――比赛的获胜者不仅可以获得5万元、5000元的现金奖励,而且进入决赛的20支团队的成员,还有机会获得两年超过40万元的留学奖学金,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他获胜选手也将进入康师傅公司的人才库。
但对于韩冰而言,他看重的是,参加比赛可以得到专业上的锻炼以及商业意识的培养。
针对大学生中的“宅”一族对创新活动感兴趣却不愿参与的现象,康师傅公关部陈彦佑认为,这说明中国年轻人的创新精神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坦言,“我们感觉大陆高校的大学生基本素质很不错,但还有进步的空间。”
这也正是康师傅投入巨额资金并说服早稻田大学一起来举办这一赛事的初衷――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现创新才华的平台,并资助其中的者进入早稻田大学继续进修,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