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口可乐与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在4月29日审结。这仿佛是一个信号,在水潭中溅起阵阵涟漪。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桩看似简单的巨头间的合纵连横,是否会触发连锁反应,促生出行业的新契机呢?
可口可乐蒙牛联姻,加速布局低温奶赛道
蓝鲸财经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了解到,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已经无条件批准。
目前上述双方均已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决定书》,获准新设合营企业,在国内生产并销售低温奶产品。
蒙牛方面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这一合作将充分利用双方在乳制品研发、乳业加工技术、品牌影响力、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个全新的低温奶品牌,促进中国乳品消费升级。
可口可乐方面则回复称,这一合作将加快可口可乐中国向“全品类饮料公司”的转型,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一系列的饮料品牌供选择。同时,这也是可口可乐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又一佐证。事实上,近年来碳酸饮料市场承压,碳酸巨头可口可乐也在加速转型,尤其是在健康饮品方面大力布局,然而,可口可乐在乳业方面的经验却很少,目前主要通过收购或与乳企合作,这也是可口可乐需要与蒙牛一起开拓冷鲜奶市场的主要原因。
针对该合营企业规模、投资比例等细节问题,双方均没有披露。
该合营企业切入的正是近年来国内乳企争相加码的低温奶领域。2018年初,蒙牛鲜奶事业部推出了3个鲜奶子品牌;伊利的鲜奶品牌在哈尔滨运营布局;光明乳业、君乐宝、恒天然旗下安佳陆续推出新品布局。
毛利高、契合健康消费趋势,加上这几年国内冷链物流不断完善,低温奶可以说是近年乳企的热门赛道。
乳业专家宋亮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上述合作双方各有所求,直接的结果就是蒙牛通过与可口可乐的合作加快对低温巴氏奶的挺近,快速度实现与伊利的差异化竞争,而可口可乐跨界进入乳品行业,迅速在低温奶领域开缰扩土,全方位促进低温化的发展。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也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通过合作,蒙牛能够借力可口可乐的资金、品牌、渠道以及供应链管理的经验,而可口可乐则是借助体系外的蒙牛这个平台进行新尝试,降低转型风险,加速推进“去碳酸化”。
巨头的纵横术,或加速行业洗牌
可口可乐是全球饮料行业的巨头,而蒙牛也是国内乳企中的双寡头之一。
强龙+地头蛇的合作诉求会局限于低温奶这一条赛道吗?
从蒙牛近两年的业务模式来看,蒙牛的路线是“我看到,我来了,我征服”,通过买买买的方式补齐短板。
从2019年9月-11月短短两个月内,蒙牛便连续出手收购了澳大利亚网红品牌贝拉米和乳品企业LDD,两次交易价格约为2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94.7亿元)。
业内猜测,蒙牛想通过海外并购这一捷径扩大海外版图和体量,增厚业绩,而可口可乐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权威性。
“以蒙牛在国内鲜奶市场的地位,可口可乐在乳业方面能够提供的支持似乎很少,而且此次合作某种意义上等于培养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那么可能的解释是,蒙牛需要借助可口可乐的力量布局海外市场。包括在收购以及业务出海。”一位乳业人士表示。
宋亮认为,长远来看,蒙牛通过合作,借力可口可乐外资龙头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外资实力加速扩张,降低海外并购的偶发风险。而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能够以国内龙头快消企业的合作为抓手,深度挖掘国内这块未来的核心市场,夯实市场份额,并加深与中粮方面(中粮是可口可乐合作伙伴,同时也是蒙牛的大股东)的利益牵绊。
沈萌表示,蒙牛希望借助于更有能力的伙伴撬动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看,蒙牛的期待更多,而可口可乐可能是试水突破转型的瓶颈。这一点有可能会在合资企业的具体权益分配上有更明显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伊利蒙牛之间的奥运赞助之争,言犹在耳。
其时伊利方面认为,蒙牛“暗度陈仓”,通过资本运作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达成合作,上位国际奥委会“饮料”类别全球“联合”合作伙伴。
这是否触发了蒙牛的另一个竞争思路,不得而知。
参考国际巨头间的联姻,2015年间,全球啤酒行业排名、二名的两家企业百威英博和SAB米勒联姻,诞生了千亿美元级的啤酒巨无霸,助推全球啤酒行业的洗牌。
沈萌认为,预计两家目前的合作规模有限,起初不会不会太大,但对于业内很多企业需要提高警惕。两个巨头的实力、资源加在一起,构思更加长远,不排除双方初步有成果后扩大规模,那可能对于其它的巨头企业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如同宋亮指出,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跨界式的合作,就是优先把对方的资源和影响锁在可控范围之内,保证未来有先发优势,“这是巨头的玩法,有可能催生下一次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