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和伊利这两大中国乳业巨头的争战还在继续。不过,就现状来说,蒙牛还是居后。
蒙牛乳业(2319.HK)在6月陆续发行了8亿美元的企业债以及1亿美元的可转债。本次8亿美元债券的发行更创下了蒙牛美元债券发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综合成本最低、超额认购倍数最多的记录,成为了近期亚洲债券市场上的最佳交易之一。
据媒体描述,当时,“开簿仅15分钟就已实现订单目标规模全覆盖,仅1个半小时即已达到目标订单规模的10倍。最高订单簿超过150亿美元,达到目标订单规模19倍的超额认购”。
可以看出蒙牛此番发债受到了市场的推崇。但事实上,蒙牛的市值并没有形象中的那么好,与国内另一乳业巨头伊利股份(600887.SH)相比,同样是千亿级企业,市值却始终比不过伊利,相差近800亿元。
蒙牛市值为什么比不过伊利,主要表现在营收、利润及市场份额。
据蓝筹上市公司大排名数据显示,目前,蒙牛营收排名位居192名,伊利位居161名。蒙牛除营收不及伊利外,其利润排名差距更为显著。以最新数据排名得知,伊利利润排名位居385名,蒙牛却落后至2100名,拉开了差距。
早在2015年,伊利就迈入了600亿俱乐部,净利润46.54亿元,实现双增长;而蒙牛总收入却同比下降2%至490.265亿元,跌破500亿元,净利润同比微增0.7%至23.67亿元。
据2016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蒙牛全年销售收入达5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但是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亏损7.51亿元。
此后,2017-2019年蒙牛的净利才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反观伊利,自2015年起,净利润表现就及其稳定,且大幅高于蒙牛。
蒙牛在营收和利润明显不如伊利的情况下,其市场份额也相差甚远。蒙牛与伊利主营产品均为液态奶产品,占比超过80%,是双方营收支柱。
在国内头部企业份额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伊利市场份额仍然高于蒙牛。乳制品市场在2018年时,市占率分别达到16.2%以及12.7%。饮用奶市场也依然处在遥遥领先状态,截至2018市占率分别达到21.3%以及18.3%。
最新交易日,蒙牛乳业报收于32.4港元,总市值1160亿人民币,伊利股份,报收于33.34元,总市值2028亿元。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资料显示,目前,伊利在三、四线及乡镇市场的渠道占比达到 40%,蒙牛为 36%。与此对应的, 伊利在三、四线及乡镇市场的市占率达到 33%-35%, 而蒙牛则为 28-32%。
据凯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温液态类乳品市场渗透率为83.9%,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为86.2%,均为行业第一。最新的尼尔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份,伊利液态奶事业部市场占有率接近40%,增速两倍于行业第二,踞行业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