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位于冀西北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阴山山脉像一条大坝横贯其中,将其分成坝上与坝下俩个地貌截然不同的生态区。北部坝上属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气温2℃左右,无霜期80-100天,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只有18-21℃,年降水量350-400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短,气候冷凉,非常适宜莜麦生长。南部坝下,丘陵低山与盆地河川相间,海拔650-1400米,盆地与河川暖区年平均气温6.8-7.6℃;但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丘陵区与坝上气候相近,也是莜麦的种植区。
张家口市辖六区十三县,其中四区十三县都可种植莜麦,但主要集中产区是坝上的张北县,沽源县,康保县,尚义县和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以及坝下的崇礼县,赤城县,万全县的坝头沿线。全市莜麦年最大种植面积达到30余万公顷,“一退双还”后种植面积有所有所下降,现在年实际种植面积仍可达到10万公顷以上(包括统计外面积)。近年来,由于采用了新品种,新技术,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亩产可达到100-150千克,风调雨顺年份,肥力较高的二阴滩地亩产可达到250-300千克。全市每年可生产莜麦15万-20万吨,除50%由当地农民食用和用做牲畜,家畜的饲料外,还有10万吨左右作为商品外销。
张家口市是莜麦的起源地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约有3000年的种植历史,农家品种和种质资源丰富,类型多;而且近缘野生种全市各县都有分布,既是一种非常难以除掉的杂草,又是一种可研究利用的种质资源。
张家口市由于种植莜麦的历史悠久,而且莜麦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群众在莜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发明了40多种用莜麦做成的家乡特色食品。这些食品在过去只作为粗粮被当地种植者食用,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些食品被作为当地特产招待远方的客人;同时走出乡村,走进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和莜面餐馆专卖店。
新中国成立以来,张家口市作为全国莜麦生产区之一,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科研与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亩产由解放前的20-30千克,提高到现在的100-150千克,培育出20多个莜麦品种,为产区更换莜麦品种4-5次,如“华北二号”,“坝选三号”,“小465”,“578”和6个“品字号”系列品种,还有新近推广的“花早2号”,“花中21号”,“花晚6号”与“坝莜一号”等。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提出了旱地莜麦“施好种肥,抓住播期,掌握播量,注意全苗”的丰产栽培技术和水地莜麦“一早,二肥,三水”的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水地莜麦大面积平均亩产392.7千克的全国纪录。在育种方法和品种资源创新上处于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如皮裸燕麦种间杂交技术在裸燕麦新品种选育上得应用,莜麦生态育种法,裸燕麦单倍体育种法,莜麦核质杂种育种法,四倍体大燕麦与六倍体莜麦种间杂交技术及高蛋白莜麦种质资源创新都取得了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成果。
张家口市从事莜麦研究的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在全国最多。目前研究莜麦的单位有张家口市农科院(原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合并成立),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燕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冀北圣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从事莜麦育种,栽培,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员30余人,并有国内研究莜麦时间最长,完成研究课题最多,获奖成果数量多,级别高德专家百名。
张家口市属秋莜麦区,莜麦播种在5月底6月初,收货在9月上中旬。这种生产过程使莜麦的需水,需热规律与产地雨,热升降规律相吻合,既莜麦播种和幼苗期处在相对气温低得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分蘖和幼穗分化,形成大穗;植株拔节时进入快速生长期处在雨季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养分积累,形成大粒;收货期雨季已过,子粒不遭雨水浸泡,色泽好,品质优,深受商家的青睐。
目前我司在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油篓沟乡拥有一片独立的四万亩有机燕麦基地。而我司的“第三主粮”燕麦片生产工艺先进、完善、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道道工序有质量监控,生产环境整洁,从原料种植、加工到食品储存都具备安全、卫生、营养、无污染的条件
张家口市在莜麦的种植史,种植面积,产量,质量,育种,栽培,加工和传统莜面食品的制作商都无愧于全国莜麦的生产区和莜麦之乡,在莜麦的科研,生产和开发上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