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林,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也怀着致富的梦想,从学做金华着名特产--酥饼糊口开始,一心一意琢磨酥饼手艺和市场营销,硬是把这个普普通通的酥饼做成当地一绝,创出了响当当的品牌。
徐朝林是浙江金华市源东乡分水岗村人。1987年,16岁的徐朝林初中毕业,因家里无力再支付升学费用就回家务农了。为了让其学一门手艺糊口,哥哥介绍他到金华府上街一个开酥饼店的朋友处学做酥饼。他用勤快赢得店家欢心,并研究改进店家酥饼的制作工艺,结果使得店家的酥饼声誉鹊起。慢慢地他梦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酥饼店。徐朝林靠四处借来的600元钱和弟弟抬着两个酥饼炉子,在偏远的浙江临安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一年后,兄弟俩在临安县城的闹市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临安的生意虽然不错,但徐朝林发现,要做大酥饼生意,还必须立足金华。
现在金华酥饼的品牌已经很多,但名声最大的还是徐朝林的默香牌酥饼。
徐朝林虽然文化不高,但善于琢磨。1993年4月,回到金华的徐朝林在金华默相街开起了酥饼店。为了区别金华遍地都是的酥饼铺子,徐朝林借开店的默相街名,又把相字改成香,既点明了店铺位置,一字之改,又使得这个酥饼牌子颇有意味。默香酥饼很快就有了些知名度。1995年,徐朝林向当地工商申请注册了金华酥饼行业首个注册商标默香酥饼。
考虑到酥饼是手工产品,有时免不了会质量不稳定。为了让顾客放心,徐朝林请人设计了一张质量跟踪卡,向顾客承诺:如果吃到有焦、油、不酥不脆的酥饼,或给默香酥饼店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的顾客,将给予加倍的赔偿或奖励。
这一开酥饼店之先河的举措,很快赢得了顾客的信赖,甚至出现了排队购买酥饼的现象。有时早上5点钟就有人敲门买酥饼,到中午十一二点钟就没酥饼可卖了。
延续数百年的金华酥饼名声在外,但金华上千家酥饼店的经营者,没有谁能想到给这个行业定个产品生产标准。1995年,24岁的徐朝林参照食品卫生标准及金华酥饼的传统工艺要求,在金华市质监局的协助下,首家对酥饼的水分、脂肪、微生物等含量规定了具体的数据,制定并通过了金华酥饼企业产品标准。这意味着以后别家生产金华酥饼的生产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这一招使得徐朝林在当地同行业中刮目相看,也感受到了这不起眼的小小酥饼,在徐朝林手里越做越大的现实可能。
为了让酥饼走得更远,迎来送往拿得出手,徐朝林开始对默香酥饼的外包装进行升级换代,从牛皮纸、塑料袋到纸盒。如今,他又请广州专业设计师为默香酥饼包装量身定制了精美的礼品盒,设计品牌LOGO(标志),使产品礼品化,一看就让人爱不释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宣传金华酥饼,徐朝林借助互联网技术,于2000年创办了默香酥饼企业网站,并于2001年抢先注册了金华酥饼网络实名。人们打开电脑,输入金华酥饼4个字,就可直达这一网站,有关金华酥饼的历史、特点和默香酥饼的有关内容就可一览无余。2001年,默香酥饼获得了中国(杭州)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
近年来,默香酥饼经历了几次大的扩张。2001年下半年,默香酥饼店搬到金华的义乌街,店铺面积达260多平方米,店内共有16个炉子、10个工人。2003年,徐朝林再一次将作坊搬到金华郊区,那里可容纳30个烘烤炉、20多个工人。一年默香酥饼有近百万元的销售额。
现在徐朝林与杭州华商集团签约,已经把默香酥饼产品打入了省城杭州华商集团名下的150多家世纪联华连锁超市和华润万家连锁超市,在杭州市场占了一席之地,成了杭州市民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酥饼品牌。他说,再争取从杭州辐射到上海、温州、宁波、北京等地,并开发椒盐味、甜味等新品种酥饼。使它成为金华酥饼的第一品牌。为了这个他心目中的新目标,徐朝林今年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建一座较大规模的酥饼生产厂,实现年销售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