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林是金东区源东乡分水岗村人。1987年,16岁的徐朝林初中毕业,没有继续升学就回家务农了。两年后,为了让其学一门手艺,哥哥介绍他到金华府上街一个开酥饼店的朋友处学做酥饼。
徐朝林特别勤快,不用师傅吩咐,每天早上5时多就起床,烧好稀饭,将前一晚放在炉中烘烤的酥饼取出,和好当天做酥饼的面粉,等师傅起床和师兄弟们的到来。晚上,其他师兄弟出去玩时,徐朝林又将第二天要用的肉切好,再将酥饼回炉烘烤。回炉的酥饼很讲究温度,温度太高酥饼就有油味;温度不够,酥饼又不酥脆。这是技术活。
在师傅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中,他很快掌握了这些技术。虽然比其他人干得多,但学得也比其他人快,深得师傅的喜爱。一年后,师傅觉得杭州的市场更大,放弃了金华的小店,准备到杭州开酥饼店,并且希望徐朝林到杭州和他一起干。谁知到杭州后,师傅因种种原因,半年多都没有领出营业执照,开店一事就此搁浅了。
想凭自己的手艺吃饭的徐朝林,很想自己开一家酥饼店。开店需要投资,虽然只需几百元,但对于家境贫寒的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亲戚的帮助下,徐朝林带着刚刚初中毕业的弟弟和借来的600元钱,抬着两个酥饼炉子来到临安,找到一条小街的一间临街小店铺,以每月50元的价钱租了下来。小店在兄弟俩的张罗下开张了。
由于酥饼做得好,又是整个县城惟一的一家酥饼店,没多久生意就红火了。一年后,他们有了一点积蓄,便又在临安县城位置较好的地方找了店面重新开张。徐朝林发现,生意虽然不错,但临安人喜欢买现烤的热酥饼。临安人外出送礼,总喜欢买临安本地的土特产,很少有人会买金华酥饼作礼物。而喜欢酥饼的人觉得正宗的金华酥饼一定要到金华才买得到,所以要做大酥饼生意,必须立足金华。经过权衡,徐朝林毅然关掉生意不错的临安酥饼店,回到了金华。
制作酥饼质量跟踪卡
1993年4月1日,徐朝林在金华默相街找了一间八九个平方米的小店面,开起了默香酥饼店。取名默香酥饼,是借默相街这条街名,点名了店所处的位置;把“相”字改成“香”,正符合酥饼的特色。凭着过硬的手艺,默香酥饼很快就有了些知名度。三四个月后,酥饼店的生意开始红火了。
考虑到酥饼是手工产品,有时免不了会有疏漏造成质量不稳定。为了让顾客放心,徐朝林请人设计了一张质量跟踪卡,向顾客承诺:如果吃到有焦、油、不酥不脆的酥饼,或给默香酥饼店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的顾客,将给予加倍的赔偿或奖励。这一开酥饼店之先河的举措,很快赢得了顾客的信赖,甚至出现了排队购买酥饼的现象。《金华晚报》获悉这一情况后,不仅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而且在报上开展了关于商家信誉问题的讨论,使得默香酥饼店的声名远播。徐朝林和弟弟带着两个徒弟,做的酥饼还是供不应求。有时早上5点钟就有人敲门买酥饼,中午十一二点钟就没酥饼可卖了。
申请首个酥饼注册商标
1995年,24岁的徐朝林意识到,酥饼虽然是传统食品,有着千年的历史,但却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可依,这对创品牌极为不利。于是,他们参照食品卫生标准及金华酥饼的传统工艺要求,在市计量局的协助下,对酥饼的水分、脂肪、微生物等含量规定了具体的数据,制定了金华酥饼的“企业产品标准”,并申请注册了金华酥饼行业首个注册商标---“默香酥饼”.声名远扬的默香酥饼,在首届中国金华火腿文化博览会上被指定为惟一供应产品,又获得‘95金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暨火腿之乡经贸洽谈会的参展资格。
在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的徐朝林,感到做酥饼是一个既利薄又辛苦的行业,寻思着依靠手中已有的资金,涉足其他行业,寻求更大的发展。于是他尝试着开饭店、开副食品店、学开车搞运输等,但由于对这些行业的不熟悉,加上竞争激烈,他的几次投资均血本无归。经过这一系列的挫折,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如同挖井,与其挖很多口浅井,倒不如挖一口深井;深井得泉,而浅井常常白费劲。于是他痛定思痛,决定还是应该好好经营自己的老本行:“既然默香酥饼受到这么多顾客青睐,我就要将这只品牌做好做大。”虽然耽误了两年多时间,但他觉得也从中获得了收益,那就是这段挫折给了他一种经历和教训,并坚定了他继续走酥饼之路的决心。
给酥饼穿上漂亮外衣
1998年以后,已经结婚成家的徐朝林一心扑在他的默香酥饼上,他的妻子也是做酥饼出身,他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业务不断扩展。烘烤炉从原来的3个增加到了14个,日产酥饼四五千只,还购置了自动包装机,并采用纸盒礼品袋,给酥饼穿上了美丽的外衣。他们通过默香酥饼网站,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酥饼,并申请了条形码,尽量用现代企业的要素来经营和管理,以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2001年,默香酥饼获得了中国(杭州)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去年,金华市人民政府授予默香酥饼“金华市农产品金奖证书”.
因为两街改造,他的酥饼店几经搬迁。2001年下半年,店搬到义乌街一个260多平方米的店铺,店内共有16个炉子、10个工人。哪曾想只两年时间,这样的规模仍不能满足市场的供应,他再一次将作坊搬到金华郊区,那里可容纳30个烘烤炉、20多个工人。他又相继购置了切肉、和面、揉面等机器,只是做饼和烘烤还是用人工操作,以保持酥饼原有的传统风味。
为了让酥饼外观不再寒酸,并能走出金华,成为金华人外出赠送亲友的礼品,徐朝林对默香酥饼的外包装进行了多次升级换代,从牛皮纸、塑料袋到纸盒,如今,他又请广州专业设计师设计了一只礼品盒:乡村民居边是一潭清澈的泉水、翠绿的小树、花草和初升的太阳,将默香酥饼“千年文化 默默乡情”这一广告语,用画面表达出来:头戴一顶印有默香标志小彩帽的酥饼卡通人物,将酥饼的历史和现代结合到了一起。礼盒内还附有一张信誉卡。现在,徐朝林又应杭州一家代理公司的要求,专门为杭州市场设计了新的包装,准备把默香酥饼打入杭州市场,再争取辐射到上海、温州、宁波等地,并开发椒盐味、甜味等新品种酥饼。今年他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建一座自己的厂房。
他相信,酥饼这一历史悠久的金华传统食品和金华名点心,将会有更大更广的市场,他将为此继续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