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豆奶行业:急需带头大哥领头

食品饮料招商网 市场分析 2014/2/21

在豆浆行业发展的黄金期,龙头老大维维股份却令人匪夷所思地一头扎进牛奶和房地产业务,白酒和煤炭经营"齐飞",让人大跌眼镜。但这却为益海嘉里、永和大王等豆浆"后来者"在这个市场大展拳脚提供了机会。

自牛奶制品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内奶制品企业受到重挫,直至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仍未恢复。而作为国人传统早点必备饮品的豆奶却在此事件之后中获益。作为牛奶危机的受益者,豆浆产业快速崛起。包括豆浆在内的豆制品,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销售额翻倍,越过150亿元关口;豆制品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从17家猛增到约40家。

然而,在豆浆行业发展的黄金期,龙头老大维维股份却令人匪夷所思地一头扎进牛奶和房地产业务,白酒和煤炭经营“齐飞”,让人大跌眼镜。但这却为益海嘉里、永和大王等豆浆“后来者”在这个市场大展拳脚提供了机会。

环境重新洗牌

豆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在国民心目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然而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豆奶行业却并不强大。

与同样曾经弱小的牛奶行业相比,近10年来,两者的差距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目前,豆奶行业仍仅是百亿元级别,而牛奶行业已达到数千亿元市场规模。

作为曾经独揽国内8成市场份额的维维股份,却在如此难得的市场机遇面前玩起了“跨界”,牛奶、房地产等行业成为了这家国内豆奶生产公司的“新欢”,而原本优势的豆奶业务近年来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根据维维股份2000年年报,2000年维维股份主营业务收入9.28亿元,净利润1.19亿元。其中,主产品豆奶粉系列产品销售7.3万吨,销售额9.26亿元,此时,维维股份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豆奶业务。而2012年,维维股份营收58亿元,净利润仅7763万元,豆奶粉销量7.4万吨,固体饮料(豆奶粉、豆浆粉等)营收13.6亿元。

可见,上市12年来,豆奶粉销量几无增长。维维股份公告还显示,上市10多年来,维维股份将融得的数十亿元资金大量投入到牛奶、白酒、煤矿、金融、房产等行业。

据中国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数据显示,维维股份的豆奶粉市场份额已从80%下滑至2012年的不足25%。

市场竞争的残酷从来容不得任何的懈怠。维维股份丧失的市场份额迅速被其他竞争者挤占。

行业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维他奶在全国即饮常温豆奶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2%,成为国内即饮豆奶。而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调研数据表明,维他奶在华南及华东地区的龙头地位不可动摇,其中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的重复购买率均在六成左右。

据维他奶2010至2011年全年财报显示,中国区总销售净额稳步增长17%,达8.54亿港元,占集团营业额的26%。未来3-5年,这个比重有望达到35%-40%。

而另一豆奶制品强劲竞争者——益海嘉里,目前是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大豆加工企业从南到北分布,大规模的采购可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原料,豆奶粉生产的成本可以进一步做低。

益海嘉里豆奶粉的产能从当初的6000吨扩张至现在的2万吨,只用了5年时间。而在餐饮市场上,金龙鱼豆奶也跃出了水面。

多品牌策略为研发差异化豆奶粉产品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金龙鱼新推的谷维素豆奶粉,加入了可以抗衰老和改善亚健康的谷维素,称为米乳豆浆粉;此外还开发了红枣黑米豆浆粉、DHA豆浆粉、高钙豆浆粉等,进一步打开豆奶的市场空间。

单纯的豆奶产品,无论是餐饮还是零售市场,都有碰到天花板的时候。益海嘉里在猛攻餐饮市场的时候,已经在谋划进入液态豆奶市场。液态豆奶这局棋怎么下,有关人士表示,已有腹案,只要时机到来,答案自会揭晓。

而看好豆奶业的企业并非仅上述几家知名企业,豆奶行业的发展前景正引发关注。

概念重新定义

事实上,豆奶市场的发展并非坦途。早在1998年,怡宝曾投资2亿元进军豆奶市场,一年之后宣告失败。2007年、2008年,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等都在筹谋豆奶项目,有的已通过小试、中试,但最终都未有实际动作。

百事可乐也曾找银鹭为其代工新益代豆奶,2007年开始在部分市场推出,此后便悄无声息;国内粮油市场老大益海嘉里则在2008年底收购了有22年历史的东北豆奶粉老品牌晨星岛,以晨星岛和自有品牌口福组合进军豆奶粉市场,但至今一直没有大动作。

相比牛奶行业而言,豆奶大多属于区域性品牌。如液体豆奶,目前市场份额、在行业于竞争对手的维他奶,其市场也主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杨协成“死守”广州市场;维维、冰泉、黑牛等还停留于需要开水冲调的豆奶粉阶段,其主要市场在全国二、三级或农村市场。欲把豆奶行业整体“蛋糕”做大,促进豆奶行业健康、良性地发展,行业也在呼唤“老大”的出现。

但是全国符合规格的非转基因大豆供给有限,这极大地限制了豆奶企业的全国性扩张。“只要是能通过国内外有关标准验证的企业,其生产安全很容易得到保障,而原料的安全与品质保证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瓶颈。”维他奶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袁杰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其实,中国的豆奶品牌发展早在1983年被列入饮料行业工作计划。豆奶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涉足豆奶粉生产的企业达100多家,年生产能力在50万吨左右。但据统计,2005年我国豆奶粉的产量只有20多万吨,这与豆奶粉的实际发展空间显然极不相称。

奶业专家王丁棉分析称,一是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与方法。豆奶在我国的发展从一开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缺少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比于其他饮料,豆奶的前期发展政府支持力度较大。豆奶虽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饮料产品,其生产经营仍需符合饮料市场投入大的规律,但目前豆奶生产企业由于效益不好,在市场上的投入相对较小,对品牌、对豆奶营养价值的宣传较少,逐渐进入一个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好产品得不到好销量的怪圈中。

二是缺乏对消费者观念的培育与消费市场的正确引导。“人们总是将豆奶和豆浆比较,自然会觉得很贵,但如果使人们认识到豆奶是和牛奶、杏仁露、椰子汁、果汁一样的健康食品,人们不会觉得豆奶贵了。”王丁棉认为,对豆奶营养价值的认同有待提高。

三是豆奶的产品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因为“豆奶的生产工艺复杂,对生产设备的要求相当高,而设备好坏对口味的影响又非常大”,中小学生最敏感的是口味,而中老年人对营养成分最敏感。

市场寻求突破

据了解,世界上大部分早在十几年前已大力发展豆奶产业,比如巴西、阿根廷,而我国刚推出了一项大豆工程,以促进我国豆制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我国缺乏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以行业价值链为关联的资源优化与组合者,消费者的引导与教育,市场的培育与宣传,品牌的树立与传播等等,仍处于一个无序的自然状态。

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豆奶被视为牛奶之外又一健康自然的饮品,近几年在全球的年增长率都在10%-20%。美国豆奶消费以年均14.3%增幅快速发展,而且价格普遍比牛奶高1/3;日本豆奶市场年销售额增幅同样超过牛奶的增长;除了美国和日本,我国的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人均包装豆奶的饮用量甚至已超过我国内地人均饮用量的10倍或更多。目前,我国豆奶人均消费量仅为1公斤/年左右。

王丁棉认为,豆奶的加工相对较简单,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维维豆奶”市场缩水与维维集团策略失误有很大的关系,维维股份方面一度认为豆奶发展前景有限。王丁棉表示,豆奶和牛奶,一个是动物蛋白一个是植物蛋白,对人体都有好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喝牛奶还是豆奶。只要找准定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豆奶市场的前景不容忽视,但眼下,市场培养和原料等问题还待业内企业破题。或许,我们要等待业内企业突破原料和区域束缚之后,才能看到一个充分竞争的豆奶制品业的健康市场,眼下还为时尚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对该项目感兴趣 免费咨询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微信:
  • 回访时间:
  • 代理区域:

隐私权相关政策

更多资讯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洋河2013年业绩下降:净利下跌18.51% 下一篇:儿童食品行业内幕:儿童食品大多“卖概念”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招商企业

商机快递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