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冷冻食品人才如何培养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综合管理 2015/2/9

对于冷冻食品,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而目前冷冻食品市场,90%的厂家和95%的经销商都在感叹优秀的销售人员难招、难管、难留。不是招不来,就是招来了培养了几年,好不容易上手了就又跳槽了;或者另立山头反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又或是年久缺乏激情与斗志,创效很低。

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带营销团队的经验,分别就业务人员人薪酬设计(已发)、纳才、培养、管理、用人、激励等一些要素写一点心得供冻品同行朋友讨论交流和参考。

先来定义一下,本文中所讨论的纳才的“才”,是指鹰,而不是“鸡”.鹰者,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并始终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管装备是小米、步枪、窝窝头,一心只想占领山头,这就是鹰。反之,则是“鸡”.

一、人才难招难在哪?

“好的人才不会流入市场,流入市场都不是好的人才”,这句话虽然不绝对,但却很形象、很生动的表现营销精鹰人才对外招聘难的问题。难在哪里?笔者以为有四:

1.精鹰流动少:70%以上的销售精鹰都是其供职单位的“宝贝疙瘩”,原单位不会让这些“宝贝”轻易流失,凡业绩持续健康增长的企业,都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营销精鹰团队。

2.精鹰被“劫”概率高:业绩突出、能力出众者总是声名在外,稍有“动”心,早被人挖走了,哪还有几个可以流入到“人才市场”等着你去招聘。

3.人海捞才考慧眼:从各大人才网上收到的简历,有60%以上是应聘者盲目投的,另有%30是不匹配的,只有10%是可以进入面试程序,最终能录取,也就1%至2%.

4.“巢”不引凤:这是最普遍的现象,也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纳才难的通病。“筑巢引凤”说的是搭好平台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建功立业。何为引凤的“巢”,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几点我认为是必要有,就是让“凤”:有甜头、有盼头,有奔头,还要有一个好的人才规划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营销精鹰从哪儿来?

简而概之,一培、二淘、三筑巢。

一培:内部招聘。

笔者深以为,好的人才,其实就在你的企业内部,只是日长月久,很多领导开始忽视自有员工的优点,满眼都是员工的缺点和不足,然后不断的发出感叹:“唉,人才难找啊,我这些员工素质太差”.

俗语言,“人无完人”,但凡是人都有缺点。笔现发现,一个销售精鹰,优点越突出,他另一面的缺点甚至更突出。笔者曾有个下属销售员,任职一年非常不称职,原因是他懒得一个人出去跑业务,因为这个“懒”字,他差点被时任笔者的顶头上司越级炒了鱿鱼。在“懒得一个人出去跑业务”的背面,他却是一个“人来疯”,哪儿人多,他就特别兴奋,因为他改行当销售之前,职业是酒吧DJ.我试着把他调任市场部推广队,专门负责重点网点的现场活动推广,在超市开业、店庆、周年庆,批发市场的早市等等客流量最集中的时间段,在现场做试吃和品牌推广。这种场合人多呀,他快手烹饪、高声吆喝,特别是发挥他在酒吧当过DJ的特长,现场调动消费者气氛那真叫绝,常常成为促销现场的“明星”,每次推广总是屡创佳绩,半年后,他升任特别推广行动队队长。

用人之所短,则企业无可用之人,用人之所长,则企业无不可用之人。当企业出现职位空缺时,建议优先从内部培养及提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可为企业的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二淘:千里挑一,慧眼识才。

淘什么?淘能独挡一面的、来自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培养成鹰的好苗子。企业的掌舵手要在纳才上多花时间和精力。小米团队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原因,为了挖到聪明人不惜一切代价。雷军每天都要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招募人才,前100名员工每名员工入职都亲自见面并沟通。当时,招募优秀的硬件工程师尤其困难。有一次,一个非常资深和出色的硬件工程师被请来小米公司面试,他没有创业的决心,对小米的前途也有些怀疑,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整整12个小时,打动了他,最后工程师说:“好吧,我已经体力不支了,还是答应你们算了!”

如果你招不到人才,只是因为你投入的精力不够多。

那么,从哪淘来潜力新人?

以笔者目前所在的冷冻食品为例,具备销售精鹰特质的人才,除了行业常态录用的行内业务、应届学生、跨行业务、内部转岗、提携亲朋好友后辈之外,还有以下常为人所忽视的特殊群体。

第一类:退役军人。

笔者曾在一个城市经理的岗位上力排众议录用了一个退伍军人。他刚从一家国内知名的民营KA连锁的内勤岗位上转行来做冻品销售,在面试的时候,几乎对所有冻品销售知识及一些销售技能常识都一问三不知,就连亲自复试的董事长都直摇头说:“此人不可录用”,笔者顶下压力最后还是坚持录用此人。我不在乎他的“一问三不知”,我看重正是在他身上体现了退伍军人才有的特质:崇高的使命感、坚定胜利的信念和忠于职守的优良品质。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和锤炼,他已经从城市经理成长为省区经理,并且业绩达成率在全国同级市场中名列前茅。要知道他一年多前接手可是一个充满各种遗留问题的“烂”市场,现在他已成为下任大区经理的强有力竞争者,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笔者本人从一个基层的业务代表,逐年成长为城市主管-省区经理-大区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也得感谢三年军旅生涯,部队大熔炉三年锤炼之功。也正缘来如此,才让笔者更加深刻认识到退役军人身上的无穷潜力价值。

第二类:KA驻场促销员。

这类人员有几个共同特点:上班时间长、收入天花板低、工作强度大、却特别善于和目标消费者沟通。挑选其中佼佼者进入销售战队,稍加雕琢,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创新收入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必将最大限度激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精鹰战队最高效的战士。

笔者在新加坡金味集团任职省区经理期间,40%的销售代表均挖掘于KA促销员,这些促销员出身的销售代表会开发、善推广,迅速成长为省销售战队的主力,从而使本省销售增长率连续6年排名全国前三。

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性格内向,甚至稍显木讷的KA导购。她转行来应聘销售代表的理由,是她当时的住房位于菜市场二楼,每天凌晨天未亮,菜场嘈杂的买卖声吵得她的两个上学的孩子休息不好影响学习,她想在两三年换套远离菜场的住房。她说她做促销员的封顶月收入过不了2500元,做销售代表有机会拿到更多的销售提成。原本她的基础条件不匹配做销售代表的要求,但她异常坚定的换房信念使她具有激发自己无限潜能的基因。入职后,她没有特别的业务技巧,就靠一个“磨”字,天天守在客户店里帮长帮短的,硬生生将一个个目标客户(含多个竞品大客户)磨得崩溃“投降”,松口“来几件卖卖看吧”.她会第一时间亲自送货上门,并且直接驻店发挥她当过促销员的先天优势,一天时间就将把几件货卖光了。后来的结果没有悬念,客户只得“乖乖”地再进第二、第三、第四批货,持续良性销售循环。就这样,她业务区域内的几个重点目标客户,全部被她一一“磨”下,而且后来都因“磨”而喜欢她、接受她,进而喜欢卖她的产品。年终,她获得了营销战队为之量身定制的“超级磨功奖”.入职两年后,她实现了换房的愿望。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充满母爱的促销员女士,是很具有鹰的潜质的。

第三类:餐饮服务员。

是的,我没说错,餐饮服务员。餐饮服务员的共同特点,除了和第二类人员极度相似外,还有几个第二类人员所没有特点(尤其是知名餐饮企业出身的服务员):更擅长礼仪之道,更细致的服务精神,更快速的服务效率。

笔者有次到福州某着名酒店吃饭,席间观察到了本包厢服务员,在应对包厢内15个顾客高频率的服务需求:拿酒杯、倒开水、换凳子、递纸巾、打火机、买包烟……手脚麻利、走路带风、脸上始终挂着甜美的微笑,服务一一对应,无一出错,正是笔者理想中的可以培养成销售战队精鹰的好苗子。饭间笔者抽了个空,了解到小伙子有“干销售”的理想。30天后,小伙子准时到笔者的办公室报到。8个月后,他从销售代表晋升为城市经理,时年19岁。

成鹰的人才声名在外,标的明确,一培二淘可得之。而雏鹰,则需要慧眼挖掘,用心培养。

三筑巢:筑巢引凤。

人才是否招得来?招来是否留得住?留下后是否能发光发热、创造价值?这些都跟“巢”即跟公司内部环境、气氛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一个可以引凤的“巢”至少应该具有如下特征:信任、平等、和谐、互助、成长、环境、礼仪、员工关怀等。

信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人之前需要斟酌清楚,既用之,则信之。信任,对于“鹰”而言,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

平等。公司所有管理制度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没有例外,没有特权。工作中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严格等级之分。上级对下级在工作中主要起引导、启发、帮助、服务等作用。

和谐。工作中不打折扣、一丝不苟;生活中团结友爱,欢乐结伙。只有明确的目标奖励,没有私下的争名夺利。没有政治派系,所有伙伴在工作中不受干忧,可以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全力为团队、为公司创造价值。

互助。团队的小伙伴们既有各自明确分工,又有协作。互助可以增强团队伙伴间的“战友”情。一个伙伴的成长不只是他自己或老板的责任,更是团队的共同责任。具有互助精神的团队,往往是经常创造奇迹的精鹰战队,这也是让精鹰们神往的团队。

成长。新的伙伴加入公司,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老伙计持续成长,不断突破自我,成为公司的顶梁柱,既是小伙伴们的成长要求,更是企业梯队人才建设的重要大事。“帮助伙伴成长”不要当作只是人事部的事,更应该是企业领导者及各层管理者的大事。

工作环境。这里的工作环境单指办公环境卫生方面,因为这正是许多中小冷冻食品厂家和经销商朋友存在的硬伤。生产环境卫生很好,办公环境卫生却差。一个冻品经销商朋友年营业额过亿,办公室却充满灰尘,卫生间还是古老农民家敞开式厕所,一个前来应聘销售文员的女生到公司后上厕所,捂着鼻子出来后,也不面试了,直接调头走人。办公环境未必豪华,但必须卫生清洁,谁都不喜欢在一个脏兮兮环境里办公。设立员工卫生片区责任区则可以轻破此局。

礼仪。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生活中,通常都比较注重对外礼仪,特别是对“上帝”的礼仪,却忽视内部伙伴之间的礼仪。团队内伙伴间温馨的礼仪,可以体现对伙伴贡献的肯定与尊重。

伙伴关怀。超过200人的较大型团队,可以通过生日会、特别纪念日、生活困难和意外事故救助等,去表达企业或组织对伙伴的关怀。而100人以下的小团队,则可以做得更多更细一些。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鹰简单的当做是员工,而应该是共同发展事业的伙伴。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环境下,有着发挥潜力和实现梦想的平台,有一个非常靠谱的团队,创新的收入分配机制的公司是鹰喜欢聚集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更多资讯

点击或长按关注

上一篇:从可口可乐和三元看食品销售技巧 下一篇:《老农民》为何这么火?

相关商道

招商产品

招商企业

行业资讯

好妞妞食品饮料招商网

好妞妞,招商牛! 找产品、招代理,有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