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当我和小伙伴们能够提着篮子追跑打闹的时候,每天放学,就总会被大人安排去拣麦穗。那时候我们很小、篮子很大,在布满麦茬的土地上,小腿不是被篮子磕到就是被麦茬划破,当我们追逐打闹的时候,麦穗总会从篮子里滑落,于是我们就一遍又一遍被大人安排去拣麦穗,乐此不疲。然而遗憾的是,直到拣麦穗成为记忆的时候,我们才真正领悟到父辈们对于食物的珍视。在父辈看来,食物是人存活的基本条件,其次才是色、香、味等高层次精神追求,所以他们都不太认同我们现在过于挑剔的饮食方式。有史学家认为,工业革命后第一个被人类糟蹋的大概就是食物了,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文明的退步,或者对自然的亵渎。
日本人相信万物有灵,食物也不例外。2011年底,一位日本留学生来到云南大理参与科研实践,由于口味差异,留学生吃不惯当地白族辛辣重盐的食物,但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带队的中国教授从未听到过他对饮食的抱怨,无论是在村民家中还是街边小馆,每次餐前这位日本学生都会双手合十,将筷子整齐地横夹在虎口处,恭恭敬敬地说上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领受您的生命了或我谦卑领受了)。这种餐前仪式据说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目的是向为这顿饭提供食材的自然、烹制食物的人们,以及为提供能量、营养和美味的食物本身表达感激和敬意。古代中国将其演绎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具有十足画面感的经典片段,本质也是对食物敬畏的一种情感表达。
澳大利亚著名科普作家朱利安克里布在他的《即将到来的大饥饿》一书中提出假设,他认为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食物是被浪费掉的。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增加一倍,粮食危机将超过金融危机和气候灾难,成为人类最大麻烦。食物浪费问题从此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从食物浪费的行为来看,一方面是食物过度加工与残余浪费造成的人为损失,另一方面则是被舌尖控制的精神损失。舌尖根本不关胃的事,作为味觉器官舌头与人体能量平衡无关,也无法感知人体能量需求,但却能促使人们为追求味觉感受不断进食食物,从而使食物供给大于身体需要,显然这是一种另类浪费,更为麻烦的是还会引发肥胖等身体问题。有人就此感叹,珍惜食物就是珍惜生命。
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待食物的方式各有不同,西方人爱吃披萨,习惯将馅料裹在外面,就像他们的性格一样外向奔放;中国人习惯把馅料放在里面做成饺子,也正如东方人的性格一样内敛含蓄。不过,无论是哪种方式,在我看来都脱不开对食物本身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赞美,这或许就是我们对待食物的最恰当方式,感恩、珍惜、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