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快餐店中用来装爆米花、薯条、鸡翅等干炸食品的纸杯,其材料叫做“白卡纸”。针对“白卡纸”,国家要求不能使用废纸、不能含荧光增白剂。但有的纸杯厂家在使用废纸生产之后,因为纸浆质量不过关,又要让杯子看上去更白,就加入大量的荧光增白剂。如果将这种纸杯放在荧光灯下,会呈现出蓝色。根据医学临床实验,荧光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可以使细胞产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人们普遍使用的纸杯应该被称为“纸塑杯”。专家说,这种纸杯的外壁是一层纸,内壁则是一层淋膜纸,即表面涂抹了一层聚乙烯膜以防水、防油。聚乙烯本身是无毒、无味的,很难溶解于水,属于比较安全的化学物质,因此被普遍用于食品包装中。
“选用原生的、标准的聚乙烯,是安全的,对人体无害。但是,如果选用纯度较低的工业用聚乙烯或者废塑料,或者加工工艺不过关,那么在高温和重金属的作用下,就会产生羰基化合物。”专家介绍,如果羰基化合物的分子较大,常温下不易挥发,一旦往纸杯里倒入热水,就会挥发出来。这时,会闻到一股怪味。如果羰基化合物的分子较小,即使是在常温下也会闻到一股怪味。
“令人担心的是,由于目前市场上不合格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大家以为纸杯有味道是正常,也就不太在意。事实上,虽然这种羰基化合物究竟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具体危害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证实,但从一般理论上分析,长期摄入这种有机化合物,对人体一定是有害的。”专家说。
事实上,纸杯质量不合格,很大程度上还在于纸杯厂家违规生产聚乙烯膜。尽管我国《关于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但是,还是有纸杯厂家从不正规的渠道收购废弃聚乙烯。
据专家介绍,这些废弃的聚乙烯,来源复杂。有的来自医疗垃圾,即医院用过的针管、输液管等,有的来自装过农药、油漆涂料、砒霜等有害物质的包装物。不仅如此,在流通、回收中,又严重受到再次污染,而且这些厂家的再生利用水平往往比较低下,不可能达到高质量、高清洁度的要求。
此外,工业用的聚乙烯价格相对便宜,目前每吨大概在7000元左右;而食品用的聚乙烯一吨价格在8000元左右,因此,有的纸杯厂家为了减少成本,用工业用的聚乙烯生产纸杯。
专家透露,早在2007年,我国就要求食品包装用纸制品的生产必须有许可证。经过2008年一年的准备,现在获得证书的有100多家企业。
“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对食品包装的要求相当严格。一般是低门槛进入,违规后实行高额处罚。以美国为例,执法人员中有很多便衣,他们会跟踪产品;一旦发现有问题,厂家就会受到严格处罚。而中国是高门槛进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很严格,之后的管理就不到位了。”专家说,在国内,很多纸杯上没有任何标识,消费者只能自己蒙着选购。
例如,纸杯是有着热饮杯、冷饮杯之分的。冷饮杯的表面涂了一层食品用蜡,摸起来光溜溜的,很多快餐店用来装碳酸饮料的。在0℃~10℃,这种蜡安全稳定,但如果水温超过40℃,蜡就开始融化。工业石蜡中含有“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长期大量食用会致癌;即便是食品用蜡,遇到高温也难免会产生有害物质。美国通常会按照纸杯的耐温度指数,将其分门别类,杯子上也都有明确标识,提示消费者这种纸杯适合在怎样的一个温度范围内使用。
专家认为,导致纸杯质量问题严重的原因,在于企业受利益驱动、政府监管缺失、消费者贪图便宜。现在,一次性纸杯只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行业标准只是推荐性的,不具有强制作用,因此,处罚起来缺乏依据。
专家建议,一次性纸杯能不用就不用,除了质量问题,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讲也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购买一次性纸杯时,最好“一闻二摸三看”,如果闻起来有刺鼻的气味,或者摸着杯子感觉是软软的,或者对着光看有杂质,最好不要购买。使用一次性纸杯时,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先拿开水烫一下,过了四、五分钟将水倒掉,让纸杯中有害物质充分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