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自制食品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然逃过了外面的食品安全威胁,却分分钟逃不过自己的“毒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也表示,蛋白质类食品,尤其是豆制品,臭豆腐、酱豆腐、豆豉、纳豆等食品,不建议在家庭进行自制。
此类食品在企业生产时有严格的生产条件,在家中操作很难达到无菌条件,更不具备相关的卫生条件。豆制品的致病菌可能致命,所以建议各位不要自制肉类发酵品、鱼类发酵品和豆类发酵品。
除了发酵类食品容易感染上肉毒素而引发食物中毒,其他自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也可能受到有不同的致病细菌和毒素的感染。
自制腌菜、腌肉
风险:亚硝酸盐
食品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会中毒,摄入3克会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诱发食管癌。此外,亚硝酸盐还会与食物中的胺类发生反应,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只有腌制了20天以上的酸菜,亚硝酸盐含量才会降到很低,才可安全食用。
自制红酒
风险:甲醇
由于植物细胞壁中含有果胶,在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甲醇,工业化生产葡萄酒时,一般会通过前处理、改良菌种和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
而家庭自酿葡萄酒时,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样来操作,不知道如何能减少甲醇的产生。
所以如果家里没有仪器,不能确保降低甲醇的量,建议还是不要在家自行制作葡萄酒。
自制花生油
风险:黄曲霉菌、原油中含有害物质
我们常用的榨油原料花生、大豆等都很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发霉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威胁人体健康。工业榨油时大部分的黄曲霉毒素会在精炼的高温过程中被消除,而自榨油没有这一过程,黄曲霉毒素含量很容易超标。
而由榨油机压榨得到的油,称为“原油”,俗称“毛油”或者“粗油”.我国标准规定,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原料。
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原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由于杂质多,自榨油容易酸败变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也会被氧化破坏;同时,自榨油氧化产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所以,对于花生油,大家还是不要自己榨哦~
自制酵素
风险:杂菌污染
自制酵素时,经过发酵后,水果自身的营养不仅会遭破坏,而且病菌可能也会插一脚。
在自制的简易条件下,不能对细菌的种类进行选择,得到的酵素成分也不能确定。
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组成多样,在发酵过程中,极易受到杂菌(如霉菌)污染,如果灭菌不彻底,杂菌很可能在里面生长,从而产生有毒物质。饮用这样的水果酵素,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
自制酸奶
风险:杂菌污染
一般人在家庭环境中自制酸奶,很难保证严格的杀菌条件,即使将牛奶煮沸,把制备酸奶的相关器皿全部在开水中消毒,在操作过程中也难免受到其他杂菌的污染。
这样做成的自制酸奶不仅不会更健康,反而还对健康造成威胁。
总的来说,防范这些“天然毒素”,需要在食物的制作保存中遵循科学指导下的卫生操作,不要以为“自制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