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乳制品交易平均价格指数上涨11.4%,平均价格为3327美元/吨。其中全脂奶粉中标价格环比增长19.8%,达到3317美元/吨,到中国港口的到岸价约为29700元/吨,按照1吨奶粉可还原8.5吨原奶,折合原奶价格为3.5元/千克。而农业部公布的10月第四周数据显示,国内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3.44元/千克。这也是自2014年4月以来,进口大包粉的到岸价格首次超过中国生鲜奶收购价格。
近两年来,国内企业往往借助进口大包粉来平衡成本,国内奶价高,使用进口奶粉代替,国内鲜奶价格便宜,用国内鲜奶。进口大包粉价格的上涨,是否让企业转向使用国内原奶,这是否意味着国内持续了将近两年的原奶危机已经缓解,杀牛倒奶的日子已成为过去式呢?
“国内的牧场包括奶源寒冬还没过去,春天还没到来。”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很多牧场仍在观望,中小牧场处于无奈的状态,不到三分之一的小部分牧场有信心做下去。而大牧场运作成本高,奶源不能保证全部买不去,奶源价格与其成本比例利润少,投资和经营风险较大,经营现状估计要到明年上半年仍不会有多大改变。
进口大包粉不再“廉价”
新西兰是中国市场大包粉的主要出口国,近两年大包粉涌入国内市场也被认为是引发国内原奶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3年之前,由于进口大包粉成本高于国内原奶价格,国内企业多以国内原奶为原料。但从2013年10月起,进口大包粉的价格从5208美元/吨开始回落,在2014年快速跳水,时还曾接近2000美元/吨,同期的进口大包粉的到岸价格比国产奶粉的成本要低1万元/吨。
由于这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国内下游生产企业都以便宜的大包粉生产复原乳,拒收国内原奶,这也直接导致国内原奶价格下跌,许多牧场、中小养殖户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
如今便宜的进口大包奶粉也不便宜了,随着进口大包粉价格上涨,国内原奶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从今年7月份开始,大包粉拍卖价格不断震荡上涨,近期的拍卖结果创下了年内的涨幅。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此轮大包粉拍卖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由于主要产奶国在供应端产能上进行控制,新西兰从去年到今年的产奶季,减少了约10%的总产量;欧盟也实施了牛奶减产计划。另外,北半球已进入冬季,部分国际贸易商囤积奶粉应对冬季奶源不足的问题,正在囤货,也拉高了拍卖价格。
“目前整体消费需求疲软,而企业库存也少了很多,有进行采购欲望,进口奶粉的价格预计后期还会上涨,但上涨幅度不会那么大。换言之,新西兰的拍卖价格整体还是不理智,有些过高,后期有回调可能性。”宋亮表示,对于国内奶价而言,小牧场的价格未来能达到8%~10%的增长,从3.5元/千克上涨到3.8元/千克左右,整体来看国内奶源价格上涨空间不会太大。
国内奶价不具备上涨基础
“国内奶价并不见得会出现上涨,不要太乐观。”乳业专家王丁棉分析道,一直以来国内奶价跟国际奶价行情和走势相关,但2013年之后并不是如此。恒天然的奶价成本与中国并不一样,没有可比性,恒天然连着几次拍卖,在国际上包括美国、欧盟、澳洲等地也没有去响应,中国未必会跟风上涨。
宋亮告诉记者,拍卖结束后不会马上拿到奶粉,而是有一定的滞后性。此次拍卖的大包粉预计会在明年三四月份到货,因此对目前的市场价格影响不大,但拍卖价格带来一种上涨的预期,预计大包粉的拍卖价格整体还会保持上涨的态势。
兴业证券的研报指出,在目前的奶价下,奶农继续杀牛去产能,主要出口国减产趋势将会持续。另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9月进口奶粉均价为2517美元/吨,同比下降2.9%,折合原料奶2.53元/千克,而同期国内原奶收购价为3.44元/千克,依然要贵0.91元/千克。短时间内国内大包粉和原奶价格倒挂的局面还会持续。
“很多乳企都去国外建厂,国内需求的奶源少了,在7~8月份时只有10多天原奶收购价格涨到4元/千克,并没有持续,只是刺激而已,市场没有更大的拉动价格并不会上涨。”王丁棉表示。
在他看来,目前很多大厂家仍有库存需要处理,到年底也无法消化完,食药监颁布的奶粉配方注册制自10月1日开始施行,2018年1月才正式实施,在过渡期经销商和品牌商不敢贸然进货,销售渠道减少造成厂家减少原奶供应。“市场以及库存决定不可能提价,市场没有更大的拉动,也不会导致国内原奶价格上涨。”
“这一轮国际奶价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供给端减少,并不是消费端回暖带动,因此国内奶价并不具备快速上涨的基础。”宋亮说,国内原奶产业成本整体依然偏高,大包粉的上涨会对国内原奶价格有拉动作用,但并不能只靠期望大包粉涨价来解决原奶危机问题。
奶业寒冬仍将持续
“现在国内养殖户大约只有120万户左右,之前有260万户,剩下的养殖户日子都不好过,牧场的牛奶价格上不去也没有人收。”王丁棉指出。
据宋亮观察,现阶段目前国内小牧场的奶价从3.3元/千克涨到3.7元/千克左右,这个价格也导致小牧场从之前的亏损进入到盈利阶段,小牧场的生产成本在2.5元/千克左右,但大牧场因为跟企业签订的是长期购奶价格,所以价格上调要到2017年初。
散户亏损便可以退出,但大型牧场还需要继续维持经营。《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上半年,冲击的影响进一步从中小养殖户扩展到国内大型原奶企业,包括现代牧业、西部牧业等国内原奶上市公司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西部牧业在三季报中提到,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生鲜乳销售价呈现下跌趋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截至目前国内生鲜乳销售价格仍未明显回升。现代牧业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下降9.74%;净利润前三季亏损3.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5.49亿元。
宋亮表示,现代牧业亏损在于收奶价格比去年降低了15%,产能增加造成消费不出去,此外喷粉进入库存也对利润增长造成影响,企业终端产品销售情况并不好。记者给中鼎牧业、现代牧业、西部牧业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回应。
“大牧场如现代牧业等日子不好过,因为原奶价格不可能卖到5元/千克,只能是3.8元/千克左右,这样的价格也无法挣钱,上半年现代牧业亏损是因为如此,所以不能看价格会带来改变。”王丁棉说。
临近年底,很多大牧场的订货也即将开始。宋亮认为,2017年大牧场收奶价格预计能上涨5%左右,但收奶量是否会增加目前不得而知,如果收奶量不增加那么对于大牧场的盈利压力仍然很大。
在他看来,大牧场的产能近两年来增长很快,今年很多大牧场做喷粉处理,一半大牧场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原奶收购情况要比去年好一些,收奶量会有保证,但收奶量整体来看还是比较谨慎的。据其介绍,国内牧业公司中辉山、中鼎牧业还是处于盈利状态,主要是其原奶被大幅收购了,中鼎牧业的托管模式成本比价低,盈利空间比较大,也没有喷粉情况,相信明年的原奶收购会有所回升。
王丁棉认为,大牧场运作成本高,奶源不能保证全部售出,奶源价格与其成本比例利润少,投资和经营风险较大,估计要明年上半年仍不会有多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