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怪圈
最近,国内部分地区因生鲜原料奶价格下跌,出现奶农“杀牛倒奶”现象。
上周,上海市发改委进行政府“定价目录”改革,本市生鲜奶收购的政府指导价正式取消。
外地在“倒奶”,上海却反过来开放价格控制。政府此时“放手”,“倒奶”现象会不会波及上海?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过程中,政府对收奶价格,到底该不该管?为此,记者采访本市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和经济学家,寻求其中答案。
市场平稳源于多个因素
2013年,国内外生鲜奶价格上涨,国内奶农扩大生产。然而去年国内奶价连跌,特别是去年底国外奶价下跌,乳制品和原料奶大量进口,国内奶农受到沉重打击。奶价过低,卖不出去,随即出现“杀牛倒奶”现象。而在上海,受规模化养殖和政府指导价格影响,本市奶牛养殖业发展平稳,产销量和价格都未出现大的波动。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没有出现倒奶、杀牛等现象,有多方面因素。其一,本市基本实现规模化养殖,没有分散农户养牛,抗风险能力较强。其二,近年来上海奶牛养殖水平大大提高。目前,本市奶牛年平均单产牛奶9吨,领先于外地散户“五六吨”的生产水平。第三,上海在10多年前推行第三方检测制度,奶牛场的原料奶经过检测,按质论价。这个指挥棒,指引沪郊养殖场不断提高原料奶质量,收购企业也乐意以较好的价格收购。
上海从2008年开始实行的生鲜奶收购政府指导价,也是奶牛养殖业稳定的一大因素。据了解,上海是近年来全国实施生鲜奶收购政府指导价的城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和其他一些政府定价不同,收奶的政府指导价,主要是为保护奶农利益。上海也曾出现过“奶贱于水”的情况,政府指导价起到了托底作用。
然而这一政府指导价并不是“铁板一块”.据市发改委介绍,在政府指导价基础上,上海又通过建立奶农、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价格协商机制,至今基本每半年进行一次价格协商,因此上海的原料奶,虽有指导价,但最终价格形成,还是由各方市场主体共同参与。
指导价退居幕后具备条件
来看看以下市场数据--
今年周,全国原料奶主产区生鲜奶价格为每千克3.67元,第二周则为每千克3.58元。此时,上海原料奶收购取消政府指导价管理,但仍保留了在市奶业协会牵头下的供需双方协商机制。1月以来,在去年两次原料奶成本调查的基础上,本市原料奶供需双方共展开4次协商,最终委托奶协发布今年上半年的基本价为每千克4.07元(其中成本价为每千克3.97元),再加上按质论价和牧场分级奖励,奶农的到手价为每千克4.57元。
这个收购价,要比全国主产区每千克高出1元。
政府指导价放开后,本市“原料奶收购基本价”仍然存在。只不过,这一价格不由政府来发布,而是由供需双方在成本调查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并委托市奶业协会发布。供需双方的价格协商机制,如今也由奶业协会牵头;参加协商的供需双方,除了企业光明乳业,还有八九名奶农代表,他们全部由沪郊奶牛场选举出来的。
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在价格协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并不是不管,而主要在幕后起到指导、引导作用。
市场主体间有了协商机制,政府指导价有了退居幕后的条件。这一过程中,企业的观念和做法也在转变。光明乳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上海,公司主要通过农商双方的价格协商机制,给予养殖场相对较高的原料奶收购价,虽然成本需要企业消化,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对抗风险靠价格协商机制
“其实前两年已淡化了指导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本地行业发展实际情况,上海放开了生鲜奶收购价格,只是碰巧遇到了外地“倒奶”现象。
“国内外奶业的市场波动也会影响到上海,过去用政府指导价对抗风险,现在出现在台前的,是基于市场主体的价格协商机制。”该负责人说,由于目前价格协商机制运作已比较成熟,过去企业和奶农间矛盾冲突尖锐,如今虽然立场不同,但通过长期沟通,双方已学会换位思考。在外地“倒奶”现象出现后,上海近期甚至把价格谈到了一年半之后。
这样的沟通协商其实并不容易。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石良平教授表示,农副产品有天然特性,由于生产需要时间,其需求变化和供给不在一个时间点上。“着名的 ‘蛛网理论’能解释‘倒奶’现象,这是全世界包括发达都还没法解决的难题。”石良平指出,国外政府一般都有对农副产品行业的补贴和价格干预机制。
石良平认为,政府对收奶价格需要介入,但要考虑怎么介入才更有效,“农副产品处于产业链的后端,最清楚市场需求,因此可以让后端产业参与定价,政府可以起监督和引导作用,上海的做法,是一种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