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上,无论是什么品牌都有可能会销声匿迹的,而且有时只是很短的时间。像从红极一时的“国民可乐”到销声匿迹,再到两年前重新上市,天府可乐近年来正经历企业的艰难时期。如今,天府可乐集团与自身的控股股东重庆轻纺集团以及社会投资者签订《天府可乐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等一系列合作协议,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试图从企业制度方面突破限制,解决面临合作框架松散、产品研发推广“畏手畏脚”等问题。那么这些努力能否起到作用呢?
重组方案出炉,天府可乐占股20%
7月2日,天府可乐集团与自身的控股股东重庆轻纺集团以及社会投资者签订《天府可乐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根据合作协议,重庆轻纺集团、天府可乐集团与“战略合作者”将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
重庆轻纺集团、天府可乐集团以存量知识产权及设备投入,作为国资占股20%,合作方为2名自然人、3户有限合伙企业组成的民营联合体,以货币出资,占股80%。天府可乐虽未公布本次混改中的“战略合作者”身份,但其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次的合作伙伴具备一定实力,是经过多方对比后定下来的,对方投资的初衷,是看中了天府可乐的品牌价值。
天府可乐对于此次合作,要求也十分规范。重庆轻纺集团副总经理徐阳透露,天府可乐与联合体方强制分红,对减少注册资本、合资公司的解散等重要事项的否决权等方面进行了约定,确保了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
业内人士指出,从产品上看,像“北冰洋”通过情怀牌的营销达到了预计的效果,这给老品牌的复出奠定了很大的信心。因此,当时市场对于天府可乐的重新上市也较为欢迎,此次寻求战略合作,也将为天府可乐带来一定机遇,具体还要看合作如何进行。
合作模式松散 复出两年亏损3000万
天府可乐曾经一度称为“国民可乐”,1988年,天府可乐集团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合作建成了108家分厂,产值达到3亿元,占据国内可乐市场的75%份额。在鼎盛时期,天府可乐的年销量可达20多万吨,利税超7000万元,是当时国内八大饮料品牌之一。但好景不长,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后,原先拥有75%以上市场份额的天府却连年亏损,销量更是逐年骤降。同时由于债务缠身,2006年,天府方面将持有的所有股权以1.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百事公司。2016年3月,天府可乐复出。
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在高调宣布复出后,天府可乐的销售却并未如预期般顺畅。2016年天府可乐系列饮料生产总量为99.57万箱,销售额3818万元,利润亏损1387万元;2017年产量70.54万箱,销售额3196万元,利润亏损1695万元。
徐阳坦言,过去两年的“失利”,原因在于采取收取品牌管理费这一合作模式过于简单,在这种“松散式”的合作框架下,合作方没有商标和配方等核心资产,担心“为他人作嫁衣”,因此不敢在产品研发、产能扩充上加大投入,不敢放开手脚拓展市场,导致了市场反应不理想。
竞争压力大 如何抢占市场待解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碳酸饮料产量在2014年达到1810.66万吨的后,已经是连续三年负增长,2017年产量跌至1744.41万吨。从各品种占饮料总产量的比重来看,2017年碳酸饮料占比9.66%,已经跌破10%。
碳酸饮料市场下滑,对于重新上市的天府可乐也面临着市场的重重考验。业内人士认为,天府可乐在市场消失多年,曾经的粉丝也基本已步入中年,而新兴的消费者对于这一品牌几乎没有概念,因此天府可乐首先需要解决如何培养消费群体的问题。另外,碳酸饮料市场不景气,加之市场品牌竞争压力大,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也是天府可乐需要考虑的。
对于未来的发展,重庆轻纺集团董事长谢英明表示,改革后的天府可乐将立足川渝、拓展全国。新的天府可乐将立足于植物型保健功能的碳酸饮料定位,集中资源实现市场突破,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生产线,抢占饮料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