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宁国笋干被批准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们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得到持续提升,我们的产品也供不应求。2014年12月14日,安徽省宁国市乡味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宏斌还在忙着与来自上海的一批客户洽谈2015年的供货生意。宁国笋干早在明清时代已闻名海内外。它以色泽青绿黄亮,香气馥郁,鲜嫩可口的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誉为山菜。
据了解,宁国元竹(笋干用竹)种植面积与产量居全国之首。种植面积达8533公顷,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0%,成为安徽省宁国市农业3大重点骨干产业之一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宁国笋干年产量约2000吨,主产于该市东部的天目山脉一带,无污染、,是集营养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绿色食品,与其他地区竹笋相比,在营养成分、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宁国笋干具有悠久的种植、加工历史及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度,远销港澳、日本和东南亚。
深厚历史见证特有品质
宁国的竹笋种植自有史记载已有近1500年历史,且种类繁多,据1936年《宁国县志》记载:竹类:筋竹、水竹、苗竹、紫竹、苦竹、淡竹、罗汉竹、斑竹、石竹等18种。在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依托宁国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劳动人民的智慧得到充分的体现,宁国笋干用竹得到不断优化和改良。如今,营养丰富、色泽黄亮、肉厚味鲜的淡竹笋(即元竹、雷竹等笋用竹)已成为宁国笋干的主要原材料。元竹作为宁国笋干用竹,其种植规模和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宁国市一大特色品种。
我国最早的一部竹类专着,晋朝戴凯之所着的《竹谱》,在《竹谱详录》中云:盘肠竹生东郡,缘海诸山中,其笋最美。以及宋代作家赞宁所作的《笋谱》,都对宁国市竹笋的名称、用途、产地,特别是对竹笋的采法及笋干、笋脯的做法都有详细的记述。
宁国历史上的状元、南宋时期曾两度出任丞相的着名政治家吴潜,也是历史上着名的词人,他在外任职,十分思念家乡的山水、人事,钟爱宁国满山遍地的竹林,回味家乡笋干的独特风味,他在回乡探亲写有多首诗词,如《满江红》: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绿,多谢故人相问询,奚奴步步收珠玉。
宁国笋干相传深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喜爱,据明、清《宁国县志》记载,公元1357年4月,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率大军攻打宁国,后设计捉拿了宁国守城名将朱亮祖。随同前往的马夫人在宁国薛家山生下大公主(后封为宁国公主)。朱元璋在宁国期间,当地一百姓献出一篮用炭火精心烘制的笋干,肉炖笋干质嫩味美,风味独特,众人食后赞不绝口。朱元璋和马夫人便找来献笋人,问他如何得如此好笋?那位百姓灵机一动说:我这笋是专为皇帝制作的。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连声叫好,钦定为朝廷贡品。明嘉靖《宁国县志》贡法篇明确记录篆笋(笋干)九十四斤。
据史料记载,北宋大诗人、大词人苏轼一生痴情于竹,曾在宁国水码头港口镇拜访老友,沿河边的竹林漫步、访察民情,沿河的百里翠竹林让他终生难忘。他曾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佳句。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调任回江西路过宁国县延福乡杜迁市(今宁国市港口镇),吃过桌上的笋后,对比在金陵吃的竹笋,写下着名的《晨炊杜迁市煮笋》,诗曰金陵竹笋硬如石,杜迁市里笋如酥,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把宁国的竹笋推向了。宋代以来,宁国笋干已为人们所称道。1956年,宁国(天目)笋干首次进广交会展出,颇受外商青睐,《香港经济导报》称宁国(天目)笋干清鲜盖世。
形成特色商品生产基地
宁国笋干以肉厚、味鲜、色美和营养丰富而着称,是着名的传统土特产之一。它利用传统制作方法与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结合加工而成,保持了鲜笋的原质、原色和原味,其复水性好,保质期长,卫生安全,食用、运输、储藏方便。
宁国市具备了竹类生长特定的生长环境,从而造了宁国竹笋特有的品种特性和独特的种植、加工工艺,也决定了宁国笋干独特的内在品质。
近年来,宁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笋干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林业富民战略,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特色林业基地,拓展市场空间,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初步建成具有山区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并形成以贸工农一体化和产加销产业化为特点的山区产业化雏形。现已建成级小径竹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0公顷和省级雷竹现代科技示范园200公顷,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1亿元,先后荣获生态市、中国元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旅游城市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宁国笋干作为特色农产品的代表,有力地支持了该市竹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
该市现已形成以宁国市乡味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骨干的具有一定开发加工能力的竹笋加工企业集群,乡味源、千秋、詹氏、喜乐林等知名品牌产品以质优、价廉、品种多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
刘宏斌表示,宁国市依托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编制并发布了《散生类中小径笋用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宁国笋干用林栽培技术规程》等种植标准,并通过建设级小径竹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雷竹现代科技示范园,使标准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保证了宁国笋干的优质原材料供应。在原有烘制工艺基础上研发的脱水加工工艺,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制定并发布了《宁国笋干》产品标准,保证了宁国笋干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特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