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部门发布报告称,我国一半以上食品安全问题都包含人为因素,其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最多。下面来看详细内容!
2015年11月27日,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与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发布《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等系列报告,其中在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75.5%由人为因素所导致,尤其是不规范使用添加剂引发的事件最多。
这是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承担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研究》的研究成果。其首席专家吴林海介绍,2014年,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质量安全总体呈现“逐步向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实现了新提升,“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
在大数据挖掘工具的运用下,课题组形成《2005-2014年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显示十年间全国食品安全事件达227386起,平均全国每天发生约62.3起,处于高发期,2012年、2013年发生量下降,但在2014年又出现反弹。
数据显示,食品供应链各个主要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安全事件,但60.16%的事件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75.50%的事件则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不规范使用添加剂引发的事件最多,占31.24%,其他为造假或欺诈、使用过期原料或出售过期产品、无证或无照的生产经营、非法添加违禁物等。
吴林海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成因复杂,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结果。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小、散、低”为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观。同时由于诚信和道德的缺失,且经济处罚与法律制裁不到位,在“破窗效应”下,必然诱发人源性的食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