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不懈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美国商会2月29日发布报告,称中美粮食和食品安全沟通正在加强,相信通过外商投资引入新技术将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希望中国政府抓住大宗商品供给充足的时机,实施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改革措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高的粮食和食品安全保障。下面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James Zimmerman)表示:“我们一直敦促中国政府增加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统一的竞争,并提高分销效率。我们相信通过密切合作和相互理解,中美两国将实现互惠互利,同时还能促进粮食安全,为两国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稳定的食品供给。”
过去一年,中美在农业领域的各层级会议不断。2015年9月,首届中美农业创新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两国农业部续签了关于双边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5年11月,中美农业与食品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两国高级官员与企业代表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11月14日到15日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也吸引了中美多家农业企业。“政府和企业界积极参加这些会议,表明了中美农业合作的重要性。”报告称。
这份题为《共同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报告认为,2015年,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继续成为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虽然面临经济增速放慢的“新常态”,中国作为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十二年创新高。同时中国也是的农产品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内农业生产势头强劲,连同与世界其他保持健康的农业贸易,将有助于为中国人民提供价格实惠、品种多样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报告认为,中国农业仍然面临挑战,包括粮食储备不断增加、生产成本过高、自然环境恶化、农产品加工企业举步维艰。同时,美国农业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或者在中国市场经营过程中仍面临各种困难,如投资限制、贸易壁垒、不公平竞争等。
报告对中国政府提出如下建议:鼓励外资投资现代农业加工、粮食散货运输和种子技术,从而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将中外合资种子企业与内资种业公司一视同仁,允许符合条件的合资企业申请享受绿色通道政策;改革关税配额制度,公布粮食储备数据,提高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生物技术制品安全证书审批的及时性和可预测性,取消多余的进口审批要求,达到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的目的;简化种子和育种材料的进出口程序;取消对美国牛肉、家禽和猪肉进口限制;加强与美国相关企业的合作,使中国农民能够学习全球的实践经验,进行更具可持续性的粮食生产。
报告对美国政府建议,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等平台,加强双边对话,解决美国农业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限制;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估中国的肉类、鱼类和其他农产品(包括熟制禽肉、苹果、梨和鲶鱼)的美国市场准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