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消费者是不会刻意去看广告的,面对广告,他们的习惯通常是一扫而过,所以,如果你的广告内容不能在短时间内让普通人留下印象的话,广告就失败了。
一经销商花了一笔钱做广告,但几个月下来销量还是没什么增长,于是经销商害怕了怀疑了,不敢再投入广告,因为没有广告支持,于是市场效果更差,销量也变得越来越差。最后,经销商痛首疾呼:什么广告效应啊,全他妈骗人的!
广告投下去没看到效果,没效果于是不敢再投,不敢再投更没销量,没销量当然就不会再投了,这就是广告投放的恶性循环。那么,为什么这些广告投放下去会达不到效果呢?
笔者在包头出差时就碰到过一则这样的案例:经销商花了五万块钱做了一个很大的户外广告,但几个月下来,卖出去的货却没有达到理想目标,按经销商的话说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亏啊!于是,笔者就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在最繁华最高的大厦上投放了一块我们的大型户外广告,与此同时,在我们的广告牌的两边紧挨着两块比我们的广告牌还要大的户外广告,作为一个对这个大厦的广告位最为关注的人群,你现在能告诉我另外的两个广告牌是哪个品牌产品做的吗?经销商说不出来,勉强能想出来是什么产品做的广告,也说不清这个产品的特点或是广告语是什么。别人更大的广告都没能在我们这些最关注广告的人群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稍小的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又能留下多少印象呢?而这就是造成广告传播达不到效果的真正原因。
细究下来,有如下原因:
第一、广告设计没考虑到广告受众的习惯。一般来说,用心看广告的只有三种人,一是专用专业人士,习惯看看广告略作评价;二是无聊的人,没事看看广告打发一下时间;第三种是投放广告的人,自己投放的广告自己最在意。而普通的消费者是不会刻意去看广告的,面对广告,他们的习惯通常是一扫而过,所以,如果你的广告内容不能在短时间内让普通人留下印象的话,广告就失败了。要做到让消费者迅速记住你的广告,就得考虑广告的设计了,即广告的主要诉求能让受众在3秒钟内知晓,体现在字面上就是不超过15个字,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广告才能最大限度的让广告受众记在心里。无论是车体广告还是户外广告,大家只有提炼好核心广告语,然后根据广告诉求设计传播内容,才能在众多的广告中率先进入消费者视野,从而大大提升广告诉求对消费引导的拉力,生产良好的广告效应。
第二、诉求主题远离消费者利益。广告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记住自己,但记住的程度也有着不同的级别,一般来说,知名度只能给消费者提供购买的参考,只有认知才能增强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及其产品的信任。为什么一些看了让人大倒胃口的俗广告能卖货,而一些行业人士觉得拍得很捧的广告却只赚个吆喝不卖货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雅广告在设计得引人入胜的同时忘记了扣人心弦没有在广告诉求的过程中结合消费者利益去阐述体现在户外广告上,就是广告语的假大空,如什么品质自然生活之类的广告语,让消费者看了半天都不弄清楚品质在哪里、自然是什么、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体现在电视广告上,就是前面14秒的广告都是在说与消费者利益无关的事,最后1秒钟才出现产品及品牌的名称、商标之类的东西,但遗憾的是,消费者洽洽因为前面情节太精彩而忘记了最后1秒并不精彩的品牌名称及商标。
第三、第一次充电不足。新的充电电池在第一次充电的时候一定要充足,不然以后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后劲不足,这就是广告投放的充电池原理。就像要把水烧开才能达到随时都可以喝的效果一样,广告投放最大的敌人就是细水长流没有集中暴破。广告投放没有集中暴破的主要表现有两个,一是资源分散,伤敌十指却未能断其一指,二是投入过少,在广告的海洋里面扔下一粒砂子。前面案例中包头的那个五万块钱的一个户外广告会在众多的广告中被大家淹没而变得没什么效果,原因也在于经销商在一个城市中只做了那么一块广告,一粒砂溅不起太多的浪花,孤掌难鸣!可是消费者却是容易健忘的,你不能在短时间内多次冲击他们的视觉和听觉他们就很难牢牢的将你记在心里,所以有人主张在电视上做广告每天应不少于8次,就是这个道理你不集中投入就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消费者记不住你,你的销量就上不去,销量上不去,以后还敢打广告吗?所以一些聪明的公司就将几个月预算的广告资源集中起来在一段时间内投放,从而达到广告投放的类似马太效应,在短时间内迅速上量,然后再利用广告投放的波浪原理在广告效应降得差不多的时候再一次投入,最终与销量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春不种则秋不收,但春天播种以后秋天不一定就会有收获,广告投放不只在于你投入了多少,更在于你的投入能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而要让投入产生最大的效果就得根据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广告媒介的优劣势并结合自己的产品特性和资源来充分调配,从而发挥出广告传播的最大的最精准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