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厂商中,严格来说,能代表厂商的只有老板一个人,而其他所有的员工,能代表的只是他自己。同样,在考虑利益问题时,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是个人私利在先,厂商利益在后,至于经销商的利益,那则靠在更后面了,厂商的业务人员与经销商老板非亲非故,更何况有时候还要看经销商老板难看的脸色和盛气凌人的架子,才不会去为经销商的利益着想。那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说,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解决之道也很简单,就是建立与厂商高层的联系,确保信息的及时性与沟通的顺畅性,避免受制于厂商的基层业务人员,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牵制厂商的基层业务人员。那么,具体如何来与厂商高层建立关系呢?
1.兵马未动,调查先行。在经销商确定与某厂商合作后,尤其是大企业,经销商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尽快搞清楚这个厂商的高层情况。弄清楚哪些是高层,他们之间的结构是怎么样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情况,重要人员入职时能及时通知,并了解其以前的工作经历,特别在目前的厂商里有没有股份或者是期权等长线利益形式,重要人物的身体状况与比较明显的个人喜好嗜好,其助理、秘书的相关情况。对这样情况的变动也要保持及时了解与更新。这个信息可以从厂商驻地的业务人员那里比较轻松地得到。
2.分析各高层的利益点差异。高层分为四类人,分别是企业的老板、企业的股东、高级部门经理和企业顾问,这四类人的利益观点是各不一样的,这个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不然的话,后期的许多工作就没了方向。
对于那些厂商的顾问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经销商的理解和认同,以证明顾问们思想的正确性和有效价值,来稳住自己在老板面前的地位。四者的利益取向各有不同,不同的高层有着不同的利益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合作关系
3.负面切入,不打不成交。比较常规的是正面接触法,厂商高层也很少会特别与一个经销商进行深层次交往,除了没有时间精力之外,还有个忌讳的因素,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其他经销商或是其他高层的猜疑。单纯由经销商来从正面主动约见厂商高层也有难度,要想吸引厂商高层的注意并与之有效单独沟通,其实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的。
经销商策划一个较为尖锐的新问题,一定要是新问题,要让中间层无法无权处理,这个借口也很好找,现在极少有厂商在产品设计、通路策略、市场投入等方面能完全做到位的,找点麻烦出来很容易。作为企业中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新事物没有处理经验,万一自己把事情拦下来却又没处理好,那所有的后果就得自己一个人承担了,且越是大型企业的员工就越怕承担责任,为避免出现错误,按照一般常规是层层上报,一直报到高层,往往是双方直接见面。在一定的封闭环境里,客户适当地调整一下姿态,对厂商相关高层的处理解决表示满意,也算是给厂商高层们一个面子和人情。
作为经销商大不了在经济上吃点亏,但认识厂商的高层是非常值得的。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越是难缠的客户表示臣服之后,高层人员就越是有种高度满足的征服和成功心理,反而会对这个经销商单独照顾,常常给经销商一个私人电话并说“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打电话找我”.考虑到影响,极少数是因为经销商对厂商有些意见和建议而导致被厂商中止合作,这要是传出去谁敢和这个厂商合作。
4.持续跟进,良性互动。通过事件营销成功地与目标企业高层建立一定的联系,这只是个敲门砖,关键在于如何后续,转为良性的持续练习与沟通。后期持续跟进接触和沟通就要结合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利益结合点,分别为各个高层制定与之接触沟通的利益出发点和步骤方式等。
从经销商的角度而言,好好与这些厂商的高层相处,带来的利益是多方面的,但要把握好度,距离过近容易给其他经销商有政策倾斜或是不公正对待的嫌疑,或者给其他高层感觉这里面是否涉及私人利益的嫌疑。沟通和交往还得兼顾到整体的平衡和一定的隐蔽性。与厂商的高层建立关系是主要的解决方式,同时,对厂商的基层业务人员,经销商老板也要采取一些柔化措施。同时,经销商也得要考虑到厂商业务人员的发展利益,及时为厂商的业务人员出头,将其一些正面的工作进行包装,向厂商高层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