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官方的说法,企业中中层管理者应该是“充当上级决策者与基层员工的桥梁,让领导和群众满意”,而我认为,事实上的中层管理者的表现是“自己舒服的情况下,让领导高兴又尽量不得罪群众”。经济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前提——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人都是理性(或者“有限的理性”)的自利者。对于中层管理者也是一样,在限制条件下,首先达到自我满足。任何脱离实际的标准都是难以达到的。
但是中层管理者仅仅处于“经济人”状态还是很不够的。大家知道,组织内分层结构的形成,其意义在于提高组织的交易效率或者说减少交易费用。要实现这个目标,对于中层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有三个:第一,策略行为是非机会主义的;第二,行为是真实的;第三,能够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
第一,为什么策略行为必须是非机会主义的?经济学中的机会主义指的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产生内生交易费用的根源,与前面提到的中层管理者存在的意义出现了明显的矛盾,损人利己行为必然导致资源配置远离“帕累托最优”。因此,中层管理者的行为必须是非机会主义的,就是“利己不损人”。
第二,行为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行为真实指的是行为与其真实的思想保持一致。不真实的行为必然导致信号失真,为组织决策提供错误的依据,并为组织的运转埋下隐患,最终增加组织的交易费用。这与前面提到的中层管理者存在的意义又出现了明显的矛盾。
第三,什么是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这里说所的“情感冲动”,并非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情绪激动”。是什么影响中层管理者满足上面两个基本要求的呢?我认为是存在于个人情感中的软弱和欲望,表现出来就是抹不开面子、放不下得失。而作为管理者必须能够克制自己的这些情感冲动,在缺乏外部激励手段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实现自我激励。
因此,我想中层管理者应该做的就是和员工们一起树立好的风气,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关系到企业每一个员工切身利益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