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粗放的手工作坊
李渡,号称涪陵的未来之城。太极集团(600129,股吧)、涪陵卷烟厂等大企业都将搬出老城区,进入李渡新区。
在它们当中,涪陵榨菜“抢占先机”,早早的就将生产车间盖在了这里。
大楼很气派,远远闻到榨菜的味道。
董事长周斌全个子并不高,穿着西装,提着公文包走在人群里面,他必然是最不会让人记住的那个。
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知名度在涪陵的传播,几乎所有涪陵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套用当年《新周刊》给陈凯歌做的那个专题来描述就是:“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却有他的传说”.
李波,涪陵龙潭人,他不认识周斌全,但他对周斌全在当地的传说却知之甚详。当地传闻中关于周斌全的描述最着名的有两点,一是胆子大,二就是改变了“榨菜的做法”.
李波说,周斌全在榨菜行业名气很大,原因不是因为这个厂子上市了,是因为他敢出国去买设备来做榨菜。
涪陵乡间一直有这样一个榨菜来源的传说,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有个人名叫邱正富,一直居住在忠州(今重庆忠县),家境殷实,天天吃的是鸡鸭鱼肉。但吃久了以后,致使食欲减退,身体渐渐消瘦。一天夜晚,他迷迷糊糊入睡,见一鹤发童颜老者走来,说他是有福之人,对他说:“涪州包包菜泡菜最能送食,施主何不一试?”
邱正富南柯一梦醒来,在涪州一间寺庙尝到了长老和尚招待远道香客的斋饭。其中一种是泡菜,颜色青生生的,入口生津,又嫩又脆,特别送食。邱正富于是举家迁涪,最终活到了93岁。
传说是美好的,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2002年以前,历史悠久的榨菜行业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得看不得”几乎都是传统、粗放的手工作坊,卫生条件低下。
2000年1月3日,冬日的涪陵城笼罩着寒气,周斌全面前的,正是这样一家“看不得”的企业。
他看到的是一排排低矮的瓦房,没有明窗净几,只有灰蒙蒙的墙壁。整个涪陵榨菜集团所属的15家企业,都是这样。
撤了副厂长“动真格”
榨菜是涪陵的名片。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就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难理解当地领导的期盼“争取把涪陵榨菜上市”.
被调到涪陵榨菜任总经理,是冲着“上市”二字。可是对于一个长期亏损的企业来说,盈利尚且是未知数,何谈上市?更令他恼火的事,这在整个行业和类似行业来说,都还是空白。他坐在涪陵榨菜厂房的空地上,一夜无眠。
“把病医好了,才能甩开步子奔跑吧。”一夜的思考,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治病的难,超出了周斌全的想象:公司的管理混乱不堪,一方面账本显示公司员工向公司的借款高达850万,另一方面公司却连当月员工的200多万工资都发不出来,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2000年2月2日,榨菜集团员工老张又一次从财务办公室出来,他是去打听什么时候能发工资的,但这一次,他的脸上依然挂着失望。这时的老张一肚子火,他根本不相信这个瘦小肤白的年轻人能为集团带来改变。
老张郁闷的时候,周斌全也郁闷着银行刚刚拒绝了这家亏损企业贷款的请求。
外部无援,只有寄希望内部。
厂子里开大会,周斌全点名要求一位不配合工作的副厂长限期还款。
老张说:“当时他直接撤了那个副厂长,那可是副厂长呀,说撤就撤了?我当时就觉得厂子里可能要大变样了。”
公司的欠款陆续被还回来,各种各样非议的声音不时传到他的耳朵。
他并不予以理会。
一个接一个的不眠之夜,周斌全拟出了两条思路,一个是要让行业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生产,一个是抓企业的管理和销售。
厂子里那种懒散过日子的人迎来了最不舒服的日子大家心里在嘀咕,这位“书生一样的年轻人”来真格的了。
“动真格”的结果是:1999年亏损550万的涪陵榨菜集团,在2000年扭亏为盈,盈利了200多万元。
“只懂榨菜,就只做榨菜”
缺钱,困扰过很多生意人。
钱多了,有多少人被这样的“幸福”困扰过?周斌全就有。
三峡175米蓄水,建立在长江边上的榨菜厂将完全淹没,因此,涪陵榨菜集团获得了1.4亿元的移民拆迁补偿资金,加上动态补偿,差不多达到了1.8亿元。
“横财”怎么用?这成为一个大问题。
领导班子会议的讨论热烈异常。
周斌全提出要把榨菜生产全自动化、工业化、现代化,遭到了80%以上的反对。那时候,电子信息业开始红火,有人建议把钱投资做手机,做网络。
周斌全连问了三个问题。
“做手机,做网络,你们有谁懂?”
“会搞手机技术的有没有?”
“懂手机销售的有没有?”
没有一个人回答。
“只懂榨菜,就只做榨菜。”
说干就干。
“要按照日本食品加工的精要求来打造未来的涪陵榨菜,”榨菜集团进行国际招标。他要建新厂房、启用新设备、技术革新,把整个榨菜生产线改造成现代化的流水线。
面对反对的声音,周斌全“独断”了一回。他坚持换来的成效是:榨菜产能从2000年的2.4万吨上升为6.1万吨,2001年销售额1.5亿元,2002年销售额2.2亿元。榨菜的流程全部实现工业化和自动化。
“榨菜每天都要吃,每天都要产生消费,要是13亿人都知道涪陵榨菜这个品牌,这是多大的市场。”随后去央视打广告,周斌全想得很简单让更多的人知道涪陵榨菜。
对于李波乃至涪陵的更多老百姓来说,他们没有想到,每餐下饭的小小一包榨菜,会在新闻联播之后看到它在电视上出现。
上市过会 他哭了
到榨菜集团这么多年,最让周斌全刻骨铭心的,是2010年10月14日,通过证监会评审的那个瞬间。
前一夜,周斌全彻夜未眠。
这个48岁的男人,他想起十年前初进涪陵榨菜的情景,破败的厂房,低落的士气,他也不敢想象能把涪陵榨菜带到这里。
这就10年了。
涪陵榨菜的上市之路,从2008年3月31日开始正式启程。这一年,涪陵榨菜正式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
“别人说榨菜的技术含量不高,我不这么认为,传统产业也可以创新,也要现代化发展。只不过要在创新中保留传统氛围。”
当天的评审一共有两场。
第一场的代表们走出来,表情凝重。周斌全用双手捂了下脸,深呼吸,走了进去。
当周斌全走上去,灯光打在他的脸上,他面前的评委们样子逐一模糊,眼泪已经无声地滑下来十年来的努力和重担在这一瞬间,仿佛千军万马涌上心头。
“通过资本市场圆榨菜梦,涪陵榨菜人已经做了10年了。”周斌全哽咽了一下,停顿了几秒钟。
专家们盯着这个眼看就要哭出来的男人,伙伴们也紧张地盯着他。
他深呼吸,稳住情绪,慢慢把公司的整体情况归纳出来,心里觉得像有一块大石头在被搬开,他看到专家们在频频点头。
要做榨菜行业的龙头老大
2010年11月23日。
周斌全和涪陵区委书记张鸣一起敲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锣融资5.596亿元的涪陵榨菜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
榨菜上市,民间的反应像炸开了锅。
在李波看来,这个世界太神奇,连每餐吃的小小榨菜,都可以上市。
不只是民间,评论界里也是一片惊呼。
尽管调侃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但资本市场却以最直接的方式欢迎这个“新丁”的到来:涪陵榨菜以13.99的价格开盘,收盘时价格高达40.80元,涨幅最高达到191.64%,因为涨幅过大,盘中被深交所三次临时停牌。
“如果把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5%到30%,这个行业,涪陵榨菜的龙头地位就巩固了”.
从募集资金的去向上看,周斌全要把涪陵榨菜做成行业龙头的野心,是早有计划。
他兴奋地描绘着他新的榨菜帝国蓝图主车间100亩,另外还规划了办公大楼、榨菜博物馆、技术中心和职工培训学院。工业化的问题已经解决,品牌已经打响,原材料基地已经铺开,销售模式进一步完善……
涪陵榨菜上市,周斌全的资产超过了亿元。同时公司的8位高管都成了千万富翁。
周斌全家楼下开面馆的小老板没有觉得他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有时候他一个人,有时候和老婆一起,到面馆要上一碗小面,一边吃一边笑谈着当天发生的趣事小面里自然会加上榨菜。
他家里有很多种榨菜,煮粥煮面炒菜,他都喜欢加一点在里面。给老丈人送礼,依然是自己出品的榨菜。
他已经习惯了榨菜的味道,出差在外,行李箱里面一定有小包的榨菜。让他越来越惊喜的是,在全国大城市的大型超市架上,都能看到涪陵榨菜。他看着这一包一包小小的榨菜,被人们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放到购物篮里,带到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