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惠德先生的时候,正遇四川大地震。
我们在成都有厂区,所以一大早就忙着跟员工联系,实在是很万幸呀,员工和厂房都很安然。叶惠德在忙着接听一通通电话的间歇,向我们介绍着情况。
灾情很重呀,四川道路非常险峻,估计救援工作也有相当的难度!对灾区的共同关注一下子让我们都忘记了此次会面的初衷。没有采访者、也没有受访者,有的只是对骨肉同胞的感同身受和默默祝福。
叶惠德说,在大陆生活17年,这儿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学电脑却改卖水饺
第一次到大陆来考察,感觉就非常亲切。首站到厦门,我发现讲的话是一样的,吃的东西是一样,甚至包括房子的走廊都是一样的。后来到了天津、北京、上海,方言虽不同,但都非常好沟通。因此,叶惠德1991年就带了330万美元来上海创业。
330万美元在当时而言,并不是一笔小数目,特别是对于叶惠德而言,更是来之不易。
出生于台湾高雄的叶惠德,原本是个穷孩子。
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当码头装卸工人的父亲。当码头装卸工没有固定收入,如果遇到下雨天不能干活,就没有收入。小时候,妈妈那句今天下雨,没有东西吃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因此,从小叶惠德的心里就有一个愿望--将来一定要多赚一点钱,让父母早日摆脱贫穷。
就是这样一个再朴实不过的愿望为日后叶惠德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大学电脑系毕业后,本来可以去研究所工作,但是薪金只有5000元新台币。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决定自己创业。叶惠德回顾说。
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叶惠德读大学的时候,常常在寒暑假到台南的姐父家打工。姐夫开了一个做面条、水饺的作坊,一来二去,叶惠德对做水饺的整个制作过程就非常熟悉。所以,他决定从卖水饺开始。
20平方米的客厅就是饺子工厂,员工就是叶惠德夫妇二人。晚上做,白天卖,没想到阿德(叶惠德的小名)饺子还颇受街坊相邻的欢迎。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很苦。常常是一个月才洗一次头,没有时间呀。后来,我曾经问过我太太:一个月才洗一次头,你不会觉得我的头是臭臭的吗?结果我太太回答说:不知道哎,因为一倒头就睡着了,臭也闻不到。叶惠德说。
就这样,阿德饺子一天天成长。1984年,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之后,叶惠德终于摆脱了家庭作坊的生产形式,盖起了第一个工厂。1987年,他生产的冷冻食品开始外销到日本和美国。1989年,叶惠德在台湾盖起了第二家工厂。
阿德水饺飞到大陆
采访中,我们问了叶惠德这样一个问题:白手起家,从手工作坊的阿德饺子到知名品牌的上海龙凤,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叶惠德略微沉思,缓缓答道:危机有时就是转机。
20世纪90年代,叶惠德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主要是市场的问题,台湾就那么多的人,食品行业竞争又很激烈,要想进一步成长,就要拓展市场。
到哪儿呢?当时也有不少台商选择到缅甸、越南投资。叶惠德选择了大陆。我当时就想大陆有13亿人口,一年只要一人吃一个饺子,就是13亿个。再加一个龙凤汤圆就更不得了。这个市场真的太大、太美了。
事实上,叶惠德的如意算盘还真是没打错。第一年就赚了。谈到当年的情况,叶惠德有点眉飞色舞:第一个月营业额35万,第二个月100万,第三年就超过4000万了。1992年在上海设第一个厂、1995年在天津建了第二个工厂……现在已经有6个厂区了。
其实,在叶惠德讲述自己创业故事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还有一些词语隐隐闪烁着,同样照亮着一个台商的成长之路:勤俭、创新、知人善任。
直到今日,叶惠德出差仍会坐经济舱。他幽默地说:飞机总是后轮先着地,坐经济舱先到目的地又少花钱,何乐而不为?作为董事长,一个月领的薪水比不上片区经理,但叶惠德说:我们生活很简单,就是给小外孙买点礼物也足够用了。
经营食品行业,尤为重要的是本土化和创新。叶惠德认为,中国各地口味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类的产品,也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口味差别做细微的调整。正是这种细微的差别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
在龙凤,员工和管理人员流动性都很小,很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开疆辟土的元老。叶惠德说:龙凤很幸运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好团队。
倒吃甘蔗越吃越甜
叶惠德的确是个大忙人。除了自己的事业,还经常有一些额外课业,小到找店面、签合同,大到融资、建厂,常有不少台商到叶惠德这儿寻求帮助。这是因为他还是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的常务副会长。
台企联本来就是个服务机构嘛,而且有不少问题可能是多数台商都会面临的,像是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等等,大家出力大家受益吧。 叶惠德忙得自得其乐。
除了台胞,叶惠德也交到了不少大陆朋友。因为大家都知道叶惠德热心且善交友,所以甚至不少上海人都来找他帮忙。像是孩子上小学啦、老人住院啦,我想这些上海朋友一定是把我也当成上海人了吧!不过,其实也没错呀,1992年来上海的时候就我和太太两个人,现在女儿、女婿加上外孙,已经是一家8口了。全家三代定居上海还不算上海人吗?
作为首批到大陆投资的台商之一,叶惠德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自己在大陆的生活:如倒吃甘蔗,越吃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