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而如果能吃上一顿美味,那就更让人向往了。
当然,美味佳肴的诞生总是少不了各种调料的身影,否则吃起来便没有了层次感。今天,小福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份调料,这份调料不但味道鲜美,其企业也如果调料本身一样,令人回味无穷。这份调料便是——王守义家族的十三香。
王守义的祖上是官宦世家,善烹饪,后辞官在开封开药铺,取名“兴隆堂”。公元1101年,兴隆堂推出一种秘制调料,因其性能独特而名扬京城,被收入御膳,供宫廷享用。在当时,这味秘料,普通人家连味儿都是闻不到的。因此,王家在当时也算是非常显赫的家族了。
但是随着清朝覆灭,战乱四起,王守义随家人四处流离,其祖父把历经种种波折带出宫来的秘方交给了他,并嘱咐他将其发扬光大。
到了1959年,全国闹大饥荒,王家人也同样饿得皮包骨头。为了生存,王守义想起了这份秘方,并加以改良,以便能适应普通民众的消费水平,就这样,十三香最初的模型出现了。
那时候王守义一家人非常穷,没有车马,他只能用一根扁担挑着两筐调料沿街叫卖。凭着一双脚,王守义北到石家庄,南到驻马店,生意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为了增加诚信度,王守义自创了一种“防假”模式——他在每一包出售的十三香上,都盖上了十三香的印鉴,盖了印章就有了字号,不满意包退包换,信誉因此慢慢建立起来。
这份调料看起来很不起眼,也便宜,老百姓们却非常喜欢它,逢年过节更是会多买一些,因为信誉好,回头客就非常多,甚至有些吃惯的顾客为了买这份小调料不惜步行几里地!
但是,后来赶上特殊时期,大家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无人敢经商做买卖,王守义无奈地停止了十三香的加工售卖,“十三香”的生产一度中断。
直到1984年,随子女到驻马店定居的王守义在儿子王银良的劝说下重拾旧业——父子俩申领了营业执照,以100元起家,成立了家庭作坊式的十三香调味品厂。
创业之初是艰苦的,王守义开始全年无休的工作模式,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开始赶集吆喝生意了,而往往一天下来,待回到家里时,王守义已经无法出声,与家人交流只能凭借手势。
有时候生意也不顺利,一天下来也挣不回一家的口粮钱,可他从来不曾间断过出摊。年节时,别的摊贩都回家去了,他们一家还是坚守在市场里,渐渐地,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让他的生意越来越火。于是,王守义父子开始产生干一番大事业的想法,家族企业也正式由此开始。
1984年末,王银良开始和父亲与三弟一起经营十三香。随着销量不断增大,1985年初,他们开始设计十三香包装,并正式申报十三香调味品包装注册。1987年1月获取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颁发的注册证。父子三人随之创办了河南驻马店兴隆堂十三香调味品加工厂,走上了企业稳步发展之路,并由此结束了中国有史以来长期使用五香粉、八大味等单一调味品的老格局,十三香调味品也在国内开创了调味品的新潮流。
2015年,王守义十三香年生产各类调料5.3万余吨,销售额达到16亿元,上交税金2.6亿元。作为“中华老字号”的调味品品牌,能做到三十余年间业绩不断提升,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守义十三香的品牌魅力,也充分彰显了全国32个省市消费者对其产品品质的认可。
王守义十三香一直流传着一段外界琢磨不透的“神话”。自成立以来,企业从未向外借过一分钱,完全是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就连2015年以来,投资兴建新型现代化厂房和引进设备,所需8亿元资金也完全属于自筹。
曾有多家省会银行想方设法规劝王氏家族贷款扩大企业发展,但王家根本不予理会。这种“拽”实在让人费解,因为从产品上看,1000克“十三香”调料利润为2元,每小盒十三香是40克装,相当于每盒产生利润仅为0.08元,它完全是靠着这每盒只有0.08元微利的调料产品在打拼;再从规模上来看,当时王守义十三香的总资产不到6亿元,员工数量1200多人,占地只有270多亩。
但却有数据表明,王守义十三香的产值或销售额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税收和利润增长率也达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