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在即,估计大家都忙着囤年货,其中有一样零嘴肯定必不可少,那就是瓜子。
而说到瓜子,第一个印入你脑海的想必就是洽洽瓜子。
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靠着一颗小小的瓜子,做到了年产值超10亿元,这可谓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创业传奇。而创造这个传奇的人就是洽洽食品的创始人陈先保。
1982年,23岁的陈先保正式从江南大学毕业。由于在校期间陈先保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不错,因此被学校分配到安徽省商业厅管辖的糖烟酒公司做管理工作。在那个年代,这无疑是铁饭碗,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而且陈先保的仕途一帆风顺,36岁就当上了科长,出门车接车送,整日混迹于上流社会,不出意外的话,光荣退休后弄孙为乐才是他既定的人生轨迹。
可年轻的陈先保却认为这不是想要的人生。
1995年,他辞去了科长的职位,一头扎进了商海,成立了合肥华泰公司。
开始时由于资金有限,陈先保租了个场地面积不大的车间,办起了生产儿童冷饮食品的小厂。
面对第一次生产产品,陈先保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却懂得学习积累经验。经过他严谨的市场竞争分析,陈先保推出了一款新的冷饮食品:棒棒冰。
陈先保剑走偏锋,把棒棒冰做成双截棍的形状。结果小孩子们看到后都疯了,当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竟然掀起了一股“棒棒冰”潮流。
那一年,陈先保一共卖了100万根棒棒冰,豪不夸张地说,下午3点,走在合肥的任何一所小学,都可以看见小朋友人手一根棒棒冰。
棒棒冰一火,其他的厂家就坐不住了。创新不会干,模仿谁不会?1个月后,市面就一下子涌出来30多款各式各样的棒棒冰。
面对市场的急剧下滑,陈先保选择了走为上策。
“南方市场已经被占据得差不多了,那么我就往北方卖。”
此语一出,所有人都觉得陈先保一定是疯了,东北那地多冷啊,东北人怎么可能吃冰棍。可陈先保则认为,只要有夏天和小孩子的地方,棒棒冰就一定有市场。
1996年夏天,陈先保走进哈尔滨。结果,棒棒冰一经推出,真就大受欢迎,两个月后就开始盈利,当年的销售额迅速突破千万。
就这样,靠着“棒棒冰”,陈先保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8年春天,安徽省政府召开了一个企业家茶话会会,邀请省内外的企业家参加,陈先保也在邀请之列。
开会之前10分钟,大家坐在一起嗑瓜子,不知谁说了一句,“瓜子好吃是好吃,就是太容易脏手,吃多了还容易上火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去后,陈先保就开始琢磨起瓜子里面的道道来。
经过一番考察,陈先保发现一种新瓜子,瓜子皮干净,嗑起来不脏手、还入味。
1999年9月,陈先保正式将自己经过反复改良的香瓜子产品推向市场,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洽洽”,并于两年后成立了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
陈先保在创立洽洽之前,全国成规模的炒货企业已经有500多家,形成品牌势能的也有50多个,比如傻子、真心等大牌风头正劲,而且小作坊不计其数,在这种行业里连生存都很困难,还要杀出条血路,谈何容易呢?
对于红海行业,正常人唯恐避之不及,但陈先保的思维和别人不太一样,他一头扎进去,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但他又并非莽撞之夫,为了把洽洽的品牌打出去,他使出了四个营销狠招:
第一,设计要引人注目,包装要高端。洽洽瓜子的外包装采用了环保的红色牛皮纸包装,采用中国红的牛皮纸,搭配竖式大信封,从外观上和其他用塑料包装的瓜子品牌区分开来,让人看到耳目一新,产品的舒适质感和高端大气迎面而来。;
第二,斥巨资打央视广告。洽洽瓜子第一年的赚了300万,但陈先保却非要砸400万在中央一台上打广告;
第三,搞促销就是要真诚,直接送钱。当时为了把洽洽铺满超市、食杂店和小卖部,陈先保在整箱的洽洽瓜子中放入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礼金,开箱可见;
第四,文创产品是品牌营销的另一助燃剂。陈先保在包装袋里面放入文化卡片,消费者在品尝瓜子的同时,还可以品尝文化。最早的一套文化卡片内容是关于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而最近的则是关于巴西世界杯主题的,“这一嗑,不悲伤”、“这一嗑,陪着你”、“这一嗑,不放弃”、“这一嗑,在一起”……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洽洽彻底火了,厂外等着拉货的车排出去上百米远,车间常年昼夜不歇,可产品依旧供不应求。
2008年,洽洽的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行业霸主的地位再也无人能撼动。
2011年,洽洽在深交所上市,更是被誉为“炒货第一股”。而作为创始人,陈先保的身家一路飙升至30亿元。到2012年,陈先保以30.67亿元的身家坐上了安徽首富的位置。
插上了资本的翅膀后,洽洽又陆续开发了花生、蚕豆、饼干、蛋糕等一系列休闲食品,产品不仅飞出了安徽,还飞出了国门,远销东亚、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洽洽营业收入高达29.88亿元,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23年风风雨雨,陈先保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将洽洽快乐的味道传遍世界各地,将世界的美味带回祖国,正是陈先保矢志不渝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