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金星不遇到周氏兄弟(周连奎及周连良,2003富豪榜排名第81位),也许今天他们的富豪神话全部都将重写为零。
我们的故事从两方面进行并合:
一方面,1989年,以前做食品生意的周氏兄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他们接手管理一家一直处于亏损而面临停产的肉制品冷藏厂并使之迅速扭亏为盈,到1993年盈利已非常可观,然而,由于工厂的集体所有制,赚到的大部分钱并没有跑到周氏兄弟账上。
另一方面,明金星在北京协和医院当了12年医生后决定下海。他成立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从欧洲进口二手医疗器械,经由香港倒卖给国内的医院。据说这项生意让明金星一年就入账400万,这笔钱正是他如今成为大富豪的“原始资本”。
明金星的故乡山东淄博市毗邻临沂市。据半程镇的一些老同志回忆,1994年初明金星返乡,认识了周氏兄弟。明金星需要的是投资项目,周氏兄弟最缺少的是资本,双方一拍即合。
双方的合作启动于1994年4月。明金星和周氏兄弟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成立了罗比特(Loampit)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以罗比特公司的名义在临沂市注册成立了纯外资的企业临沂新程肉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沂新程),注册资本为150万美元,明金星控股七成左右,周氏兄弟控股三成左右,明金星以自有资金投入,而周氏兄弟当时并没有多少资金,流传在半程镇的说法是周氏兄弟的钱是从银行贷出来的。是年12月,临沂新程和半程镇政府签约,以每年12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获得周氏兄弟所管理着的企业——临沂肉制品厂(屠宰厂和冷藏库)和临沂金锣食品公司——5年的经营权。5年后,临沂新程赚够了足够的资金,在2000年1月与镇政府签约买断以前承包的所有资产。
对于明金星,大多数临沂人,甚至工厂内部的很多员工都未曾见过他。公司上市办的狄新生说明金星常居香港,一年会到临沂新程3-5次,对此他的解释是“明董做的是战略管理,不插手公司的具体事务”。
明金星作为一个“资本家”的角色表露无遗。
海外上市双城记
明金星和周氏兄弟的战略非常清楚明了:收购陷入困境的集体所有制的肉加工企业,然后依靠有效的管理将企业迅速推向盈利。狄新生说,下一步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将延续这一策略。
1996年12月,明金星和周氏兄弟拿下通辽肉类综合加工厂10年的经营权,1998年1月又取得湖南湘潭肉类综合加工厂10年的经营权,1998年再获得四川眉山肉类综合加工厂10年的经营权。在上市后,他们要将同样的战略模式复制到大庆、齐齐哈尔等地。
对于一个资本市场称雄的年代来说,上市是“资本家”们必然的选择。
2000年1月,明金星的上市计划启动。他选择的是最容易的上市方式:去新加坡上市。因为新加坡上市的要求限度最低,上市速度也非常快,而且对一个注册在海外的纯外资企业来说,到新加坡上市不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审批。
2000年8月,明金星和周氏兄弟在百慕大注册成立了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以利用大众食品作为上市公司的母体。之后,大众食品利用发行新股的方法100%控制了罗比特公司,而大众食品的股权结构则变为Maleque公司(在BVI注册)持股70%,Etal Group公司(在BVI注册)控股16.6%,明金星个人持股12.9%,周连奎个人持股0.5%。其中,Maleque公司由明金星控制65%,周连奎控制25%,周连良控制10%。
但是,明金星决定只出让13.5%的股份上市。根据规定,流通股份必须超过10%以上,13.5%是仅仅越线而已。
新加坡上市后,大众食品获得资金约人民币2.26亿元。但明金星并不满足,他积极运作到香港二次上市。2002年10月18日,大众食品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上市,但并不是发行新股,只不过是已发行的股票可以在香港联交所交易。
记者询问狄新生“既不筹集资金,到香港上市的目的何在”,得到的答复是:“可以增加股票的流通性,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以及和JP摩根、瑞银华宝这样国际性投资者更接近些”。
我们看到,三位富豪将股票出售的办法就是先将要出售的股票一次性全卖给国际性投资者,然后由国际性投资者逐步减仓出局。
大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新加坡IPO时碰到了“口蹄疫”危机,按照发行价0.45新元进行计算,大众食品的市盈率也仅为4.9倍,而当时新加坡市场食品股的平均市盈率都在9倍以上。认识明金星的财经界人士曾表示:“明总急着要上市,即使当时气氛不好,市盈率偏低都照去”。
而在上市之后的10个月里,大众食品的股价稍有回升,Maleque公司就通过吴控股证券出售了6100万支股票,占总流通量的5.8%。通过这项交易,明金星以及周氏兄弟获得的现金大约为2.5亿人民币。
大众食品还喜欢实行“高派息”政策:在每年中期和年末派两次息,即使公司执行收购战略需要大笔资金都在所不惜。新加坡IPO所筹集资金不过2.26亿元,但2001年中期和末期两次派息就派发现金2.3亿元。到2002年7月,公司又因收购资金紧张,配售了8000万新股,筹资4.6亿元人民币,但2002年中期和末期又派发了3.73亿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尽管“非典”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小,但大众食品在2003年中期还派息7253万元人民币。
公司原有股权的73.26%掌握在这三位富豪手中,即使在出售6100万股票和配售8000万新股后,三位富豪仍然拥有62.7%的全部股权。因此,累次高额派发股息,受益最大的当然就是大股东。通过“发新股-高派息”这样的简单程序,我们可以发现,三位富豪已经从资本市场上拿走了现金4.3亿元人民币。
如果再考虑在新加坡IPO时明金星卖出675万份股票取得收入1400万元人民币,三位富豪均为2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年薪,2001年末收到的1729万元人民币花红,那么,从新加坡上市到现在,三位富豪总共已经拿到了现金7.3亿元人民币。
利用资本市场,明金星和周氏兄弟使得自己辛苦奋斗的资产在瞬间就转换成了现金。
在新加坡和香港市场上,大众食品最骄人的还是业绩,它在上市后仍然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长,利润率每年都在18%左右,这几乎是在深圳上市的双汇的二倍。因此,很多分析人士对大众食品非常看好,如瑞银华宝的中国研究主管张化桥就不止一次地“表扬”大众食品。
唯一让分析师和股民忧心地仍是大众食品有“大股东利益最大化”嫌疑的做法,毕竟三位富豪目前仍控制逾六成的股份。
但愿分析师的看好对大众食品不是一种“错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