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双汇国际与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26日联合宣布收购完成,由此,自今年5月底以来,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赴美投资案告一段落。中国双汇国际终于和美国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联姻”。
这对于双汇国际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和挑战,71亿美元的总收购金额,足令人咋舌。这是双汇进军全球市场的筹码,但也是一个大胆的下注。而在这背后下注的人,就是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
1940年4月,万隆出生于漯河。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万隆高中没毕业就去当了铁道兵,因为参军,是那个年代寒门子弟的人生首选。而入伍5年后,万隆复员,去到双汇集团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工作。
1984年年中,44岁的万隆迎来人生中的一大转机,他顶住负债压力,成为漯河肉联厂首位民选厂长。为了让公司扭亏为盈,万隆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中最重要的两条:顶住压力放开价格、开展多种经营,之后则调整结构,并改造经营。漯河肉联厂也在最初的扩张中逐步盈利。
万隆决定大干一场,他力排众议,“砸锅卖铁”,咬牙上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火腿肠生产线。资金短缺,为了贷款,他带着下属,冒雪站在银行行长的门前一直等。当然,现在全世界顶尖的投行和银行主动给他资金。1999年,他又提出销售冷鲜肉,改变中国生鲜肉类没有品牌的历史。
做企业很难一帆风顺,2011年,3月15日,这一天对于万隆、对于双汇,都是最为困难的时刻。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将双汇置于漩涡之中。报道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公司。经此一役,双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1亿元。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大会”,万隆在会上向消费者致歉,中高层、各地经销商以及相关各方到场,但无消费者代表出席。事后,万隆决定每年花费超2亿元,进行一系列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改革,包括对进入双汇的每头生猪进行严苛的检测。
万隆说,“我是一个标准的杀猪卖肉的屠夫。我什么事儿都不干,就干这一件,其他什么事我也干不了。”面对美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在2003年时期的万隆眼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但是,这个偶像仅维持了10年,万隆在今年5月宣布,位于香港的双汇国际将以约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双汇国际小猪和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大猪最终联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的挑战。在中国,猪肉市场相当分散,双汇、雨润、金锣3家最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也不足10%,市场潜力巨大。在美国,猪肉市场已经相当集中,史密斯、泰森等前5家巨头占据了73%的市场份额,国内需求增长已经接近饱和。除了市场之外,两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法律差异以及史密斯菲尔德遍布全球的业务和投资,都给这个“世纪并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毕竟,双汇之前的成就,都是以中国为绝对主场,客场作战的经验并不充足。这块“肥肉”到底是让万隆的双汇营养丰富,还是消化不良,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