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深悟“舍”“得”智慧
■“儒”为“人”之“需”,企业的价值就是满足社会需求
■靠绿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嘉宾简介:
刘宗利,1966年生人,山东禹城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1997年起任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拥有14项专利,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项,曾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创新杰出奖,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质量管理杰出领导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添加剂暨配料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七大、八大代表,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10月16日,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零扣分的优异成绩再度通过了可口可乐的“社会责任认证审核”。这是该公司自2006年以来第三次通过该认证。这意味着可口可乐可以继续放心安全地大批量采购保龄宝产品。
今年前三季度,在经济形势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保龄宝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为探究保龄宝稳健发展的原因,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刘宗利。
联手食品业巨头,搭上可口可乐的船
王育恒(以下简称王):保龄宝是1997年创立的。短短15年时间,您是如何将一个县域小厂,一步步发展成一个高科技上市公司的?
刘宗利(以下简称刘):企业创立之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中科院“九五”科技攻关成果“低聚糖”,但当时这仅是一个实验室成果。之后我们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密切合作,在保龄宝实现了低聚糖国内工业化生产零的突破,并由此走上了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之路。
1998年,低聚糖成功下线时,我们首先锁定的客户便是当时全国食品行业第一品牌乐百氏。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多少有些 “好高骛远”,但我们用准确的研究数据和大胆的损失承诺赢得了对方的信赖,并最终达成一致,成功推出以低聚糖作为重要配料的 “健康快车”,并一炮而红。
随后,娃哈哈、脑白金、喜之郎、蒙牛、伊利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先后成为了保龄宝的客户,并引起了可口可乐的关注。从开始接触,到正式签订供货协议,可口可乐对保龄宝高果糖项目的考察持续了4年多时间。可口可乐对保龄宝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考察内容,仅检测指标就达35项之多,整套认证材料达300多页。
取得了可口可乐的供货商资格,就相当于在跨国公司中获得了免检证书。目前,保龄宝公司已经成为全球500强企业中41家食品企业和国内50余家驰名商标企业的供货商。我们最近3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33.13%,净利润年均增长率25.67%。
王:那么,您认为保龄宝走过的路径和其他企业有什么不同?
刘:我认为,保龄宝从创业初期的几十万营业收入到如今的十几亿元,其快速发展的关键,是我们将企业发展路径定位在 “与巨人同行,与世界同步”上。
进入一个行业的标杆性企业,就等于打进了整个行业。
我们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反弹琵琶、逆向思维,从一开始就锁定高端客户和高端产品,培育核心客户,建立核心业务,增强与品牌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配套能力,以客户资源优质化,促进企业经营的可持续。
十几年来,保龄宝以品质与安全树立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更通过与客户的眼睛聚焦,以确凿的生理益处、充分的科学依据,为客户量身打造个性化方案,实现了“质造”与“智造”的融合,从而赢得了客户的忠诚度,成为客户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组件。
保龄宝去年被可口可乐公司授予“优秀结盟供应商奖”,销售渠道延伸至欧美、亚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的核心客户为保龄宝创造了90%的销售额。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中国“生物谷”
王:在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您领衔提出的“关于打造中国‘生物谷’的议案”,引起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1年4月,中央领导视察保龄宝公司,对这一设想给予高度评价。请问您是基于什么提出中国“生物谷”设想的?
刘:我们知道,现代竞争日益表现为“区域+产业”的竞争,赢得未来发展空间,必须发挥集群优势,共同做大产业蛋糕,形成区域竞争力。
用未来定位今天,用今天创造未来。中国“生物谷”是“全球趋势+国家战略+产业基地+产融结合”的产业综合体,着力点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壮大企业群体、加快产业聚集、增强研发能力、打造服务平台,构建产业高度集中、创新实力强、产业链条长的生物产业聚集地,成为产业优势突出、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的生态之谷、科技之谷、健康之谷。目前,禹城市正在致力于“建设中国生物谷健康生态城”,在这一项宏伟工程中,保龄宝将责无旁贷地当标兵、做示范。
找到路就不怕路远,找对路路就不远。我们以战略思维撬动了资源杠杆,中国“生物谷”正在成为保龄宝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对接点,各种优势资源正在向“生物谷”聚集……
王:如今,生物产业已经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已经形成全国最大的功能糖、氨基酸、透明质酸、复合酶制剂生产基地,培育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保龄宝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成为德州市第一个县域上市企业,您对未来发展如何定位?
刘: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我们先行一步,肩负着示范和带动作用。德州市委、市政府已经把新能源、生物工程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我们将打好两张牌,即健康牌与创新牌,围绕时代要求和消费趋势下功夫、做文章。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创新主体意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实现自身成长的同时,带动全市生物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从根本上来讲,产品的价值源于需求。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儒”乃“人”之“需”,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需求,正是保龄宝存在的价值和一贯的追求。
当前,由于食物摄入不均衡、抗生素滥用、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微生态失衡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而功能糖因具备特殊的生理功效,被称为“益生元”和“现代唐僧肉”,是当前功能食品的主要配料之一。保龄宝以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应用为核心,通过“功能食品大众化,大众食品功能化”,满足健康需求,带动消费升级,引领食品工业走向天然化、功能化、健康化。
保龄宝以产品为载体,输出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外部共生,内部共荣,打造幸福企业
王:保龄宝的发展模式,让人更倾向于看作一种文化现象。您曾提出,企业就是“大家庭、大课堂、大舞台”。请您解读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模式?
刘:保龄宝从人的多维需要出发,把企业文化标注为“外部如何共同生存,内部如何共同生活”的哲学体系,着重于人本与人性,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倡导“我爱我家,我爱家人,共建我家,共享亲情”。
人心是最大的力量,人气是最大的文化。把员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保龄宝各级管理者赢得人心的重要因素。比如,家在外地的女工出嫁,企业管理者的家就成了她们的娘家,这也包括我年逾八旬的母亲热心操持。十几年间,已有几十名女工在保龄宝体体面面地踏上花车,百余个美满的小家庭幸福起航。
“干妈多”是保龄宝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各类人才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保龄宝的旗帜下,远离家乡和亲人,奉献青春和智慧。为了让他们的子女也能够拥有更多的童年快乐,一些年龄较大的女工主动当起这些孩子们的“干妈”,让宝宝们享受更多的亲情和母爱,健康成长。
人的素养决定企业的素质,人的格局决定企业的格局。保龄宝有两类流水线,产品线用于造物,人品线用于造人。企业不惜代价培训员工,做到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通过“金蓝领”育成,“百名商业工程师”“百名技师”培育以及评选操作明星岗、工人先锋号等活动,搭起宽阔的舞台,帮员工实现理想,让员工放飞人生,充分体现“创新共赢”的价值内涵。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保龄宝在传统文化之中悟出了“舍”与“得”的智慧。员工的利益诉求应当是一种积极因素,让员工的努力和付出及时转化为经济收入和精神奖励,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动力。我把自己数以千万计的股份收益权和股权分红拿出来,成立奖励基金,使员工备受鼓舞。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他们在“大家庭”中享受温暖,在“大课堂”中增长才干,在“大舞台”上实现自我,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和创造,让“幸福企业”成为“幸福中国”的一部分。
勇担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发展
王:熟悉的人都说您是一个责任感非常强的人。那么您是怎样看待企业责任的?
刘:保龄宝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绿色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由保龄宝不断创新,主持完成的“功能糖清洁生产及资源化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保龄宝特点的工业生态链,实现了原料吃干榨尽、资源循环利用,为整个区域、行业的转方式、调结构注入了新的动力。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企业的核心责任之一,我们将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战略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个人来讲,责任是立世之本;那么对于企业人来讲,责任就是立业之基。放大成功圈首先要放大责任圈。保龄宝的使命是 “为耕者谋利,让食者健康”,我们不仅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更要为公众健康、社会效益、股民收益、员工取益、相关者获益努力承担责任,实现和谐共赢。
保龄宝“十二五”的战略目标就是:建立以功能配料、生物医药、生物环保为主的生物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创建国际专业品牌形象,成为国内行业专家和国际知名企业。 (摄影 吴蒙 李健)
企业荣誉: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轻工业先进集体、中国淀粉糖行业20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专业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中国中小企业板最佳上市公司、山东省质量管理奖、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优秀企业、山东省轻工业突出贡献企业、山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品牌、山东省个体私营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示范企业、德州市市长质量奖、可口可乐公司优秀结盟供应商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