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月饼是中国式味觉符号。"老字号""扬子江"以永远不变的大众情怀,年复一年制作与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的月饼,在传承与升华中展现中国式传统和文明。
近日,武汉地区媒体对这个"中国名饼"的亲民范,纷纷予以报道。
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在"老字号月饼打手工牌抢散装市场"的消息中写到,尽管机器量产有优势,但月饼手工生产更可保证品质。武汉老字号月饼制造企业"扬子江"等部分月饼生产回归手工,以保证传统风味。报道披露,扬子江的苏式月饼也由300位师傅全手工制作。"采取手工生产,不仅是部分月饼的工艺要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手段。"
楚天都市报"江城今年月饼的味道回归传统"的长篇通讯,多次提到"扬子江"。通讯引用"扬子江"董事长梅红运的话说:"在多方炒作下,月饼曾经变成人情饼、官饼,甚至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在月饼回归食品本位,回归到家庭团聚的中秋节庆食品,有助于减少铺张浪费,挤掉月饼市场虚火。"
武汉晚报在"牛皮纸包装月饼礼盒重出江湖"的报道中,对"扬子江"今年推出的老式软筒纸包装月饼给予肯定,介绍"扬子江"怀旧风的散装月饼和老式苏月,份额比去年增加了30%。
楚天金报对"扬子江"月饼连续五次被评为"中国名饼"进行专门报道,指出"在武汉,包括扬子江在内的品牌月饼生产企业占一成,却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约5亿元的月饼销售份额,3.5亿以上被这几家月饼寡头瓜分。"
武汉晨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老字号"扬子江月饼。报道称,李良庆、王玉容,是两位年过八旬的糕点大师,从10多岁起就开始制作糕饼。两位大师迄今仍在扬子江坐镇把关、传道授业。"凭眼"、"凭手"是经年累月的美食修练,是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