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近成了经济学家和浙商口中的热词。
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开发人力资源、大力促进就业、实现包容性增长”。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演讲,关键词就是“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这个词许多人是次听说。它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有多种内涵,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事实上,它和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增长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后者的深化和补充。
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但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据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介绍,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
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4、2005年这一轮增长比较明显,甚至超过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虽然经历了全球金融风暴的侵袭,2008年、2009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9.6%和9.1%的增幅。
有经济学家表示,“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包容性增长”不仅仅是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还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向全社会倡导这样一种理念,就是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要让人民过上一种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片面地强调GDP的增长。
也有国际关系学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概念的重申,再次彰显我国的国际姿态,实现包容性增长,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胆预言“十二五”规划会明确提出包容性增长,今后这个概念也将越来越普及并被人们接受。“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是要加强社会建设,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注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我觉得肯定会写入的。”邓聿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