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正在破坏的滨海湿地--重污染的海参圈》为题,曝光了辽宁省大连市部分海参养殖户在育苗和养殖的环节大量使用抗生素现象。该现象一经曝出,在海参行业引起了不小震动。
水产营销专家何足奇分析,海参抗生素门事件,其实是揭开了海参产业组织失序、扩张失控、野蛮膨胀最深切的痛,撕下了海参产业低要素发展的外衣。它不仅将刮去海参产业炒作的虚火,也将推进海参产业回归正常的产业秩序,使其回归理性的消费。
事件回顾:抗生素投喂参苗防病
据央视新闻报道,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皮口镇,是大连周边海域养殖海参的一片区域,面积有93平方公里,密密麻麻分布着大量的海参养殖圈。为了提高海参幼苗成活率,防止生病,养殖户会在参苗池里大量添加抗菌素等药物。
据了解,海参养殖添加大量的药物已不是秘密,除了抗生素之外,海参养殖户还要投药杀死海参圈里的其他生物,以使其他生物不会与海参争营养。央视记者在一家海参育苗车间的门口,发现有很多化工圆筒,车间大门内还能看到很多溶剂的搅拌器。而在车间外的垃圾堆里,央视记者发现了很多散落的抗生素药品,其中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由于海参是棘皮动物,没有高级神经中枢,很多药物对它不起毒性作用,一些人恰恰利用这一点来控制海参养殖环境,由于大量的人工密集养殖,用药已成为必要的手段。
专家分析:投放药物者多为黑户
针对央视新闻所曝光的现象,辽宁省渔业协会海参分会会长、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宝表示,目前大连圈养海参面积达50万亩,海底养殖面积100万亩,年产海参量5万吨,产值100亿元。在育苗阶段,有些海参养殖户为了减少苗种病害和死亡率,会在水中投放抗生素。
据刘春宝分析,散户一般用水泥砌成的育苗池养殖海参幼苗。水泥池常年经海水浸泡,会产生许多空隙,滋生大量细菌。如不增加药品投放,会增加海参苗的死亡率。这些海参育苗户比较分散,渔业部门很难完全监管。现在市场上有50%-60%的育苗养殖户没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属于黑户.刘春宝说。
中国科学院沈阳技术转移中心海洋生物技术首席研究员李长青也认为抗生素在育苗上使用是个案行为,并不具备普遍性。据李长青分析,不排除一些小规模的、零散的育苗场存在这种问题,但并不是所有苗场都如此,有一定规模的苗企如壹桥苗业、棒棰岛,他们有强大的科研院所支持,规范的育苗流程,并不会滥用抗生素。
重建消费信任将是海参企业应对市场危机的核心战略。在抗生素门事件中,獐子岛、壹桥苗业、好当家等企业时间发布公告,这只是稳定消费者情绪的步;关键的举措是采用开放思维模式,开放产业链,开放从种苗繁育、养殖进程、加工进程到终端的产品链条,向消费者展示领军企业在产品安全控制方面的能力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