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牛根生在蒙牛集团2%的股权,被转至蒙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旗下专门设立的老牛基金账户上。在接下来的4年内,老牛基金将掏空牛根生拥有的绝大部分财富。届时,这位《福布斯》富豪将成为富人中的穷人.
牛根生一生几经波折,终于名列富豪之榜,却又让自己从富人变回穷人.他说:从无到有不容易;从有到无,特别是有组织、有准备地从有到无,更难,但这是最大的快乐。
以50元的价格卖给牛姓人家
1958年,一个还没有满月的男孩儿,被父母以50元的价格卖给一户牛姓人家。牛姓父亲的职业是养牛,从此,这个由养父和养母抚养的孩子便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养父自家未生孩子,期望通过抱养来栽根立后,所以给这个苦命的孩子取名为根生.
牛根生从小尝尽世间冷暖,养父解放前被抓过壮丁,有过一段从警经历,且在国民党逃离大陆前,阴差阳错,文档上给了他一个虚拟的头衔---警长;养母曾是国民党高官的姨太太。在那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牛根生的遭遇可想而知。
解放战争期间,养母曾把自己的财产广为散发,一部分送了人,一部分寄存在别人那里。上世纪60年代,由于生活困难,养母领着牛根生试图找回那些寄存的东西,人家不仅不承认,还把母子俩给轰了出去。
河东河西,人情冷暖,对牛根生的财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时候的牛根生初次体会到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观念。
回想年少往事,牛根生说:母亲嘱咐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我十几岁的时候,父母离开了我,我差点饿死、冻死。是共产党救了我。牛根生复杂的经历也造就了他一生的优秀品质:容忍、刚强、独立、不屈不挠……
从洗瓶工做到副总裁
牛根生1978年继承父业,开始养牛。
1983年,牛根生进入伊利的前身---回民奶食品总厂。在伊利,他从一个洗瓶工开始干起,当过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分厂副厂长、分厂厂长,一直做到生产经营副总裁,牛根生在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一干就是8年。
1987年,工厂为新出的雪糕搞调研,牛根生拿给儿子尝。不料,儿子才咬一口,就将整支雪糕扔到了地上。他没有怪儿子,而是反思自己的产品:产品做不好,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理会,更何况消费者了。
从那时起,牛根生发誓要把伊利雪糕做成中国第一!为了做出品牌,他去求教一位非常着名的策划人。三番五次登门拜访,但是人家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我。我跟策划人说,我虽然是卖冰棍的,但是我表哥非常了不起。他问:你表哥是谁?我说:卖汽水的可口可乐。卖冰棍的是卖汽水的孪生兄弟,既然可口可乐可以做品牌,卖冰棍的为什么就不能做品牌?
几年后,牛根生做到了:伊利雪糕风靡全国,销售额由1987年的15万元增长到1997年的7亿元,成为当时中国冰淇淋第一品牌。牛根生的区域销售额占到伊利总销售额的80%.
然而,1998年,牛根生突然被免职。有人称,这是一段充满个人恩怨同时夹杂着体制之痛的草原公案.
如今,已是蒙牛集团董事长的牛根生不愿多加评论这段往事,只是感慨:我在伊利干了15年,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伊利,在那里流过的泪、淌过的汗、洒过的血,比在蒙牛多得多!所以,要说感情,我对伊利的感情,实际上不比对蒙牛的少。1998年,被免职的牛根生带着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和无限遗憾离开了伊利。
九死一生哀兵必胜
1999年,牛根生卖掉自己和妻子的股份,用100多万元注册了蒙牛。
伊利传出话来:一百万元能干什么!牛根生对蒙牛的将来也不是有十分的把握。但是令牛根生感到意外的是,伊利的大将,包括液体奶的老总、冰淇淋的老总,纷纷弃大就小,跑到牛根生这边来了。这样先后哗变的,大概有三四百人。
牛根生曾告诫他们:你们不要弃明投暗。但大家坚定地认为他不是暗而是明.这些忠诚的老部下演出了一幕哀兵必胜的悲壮剧:他们或者变卖自己的股份,或者借贷,有的甚至把自己留作养老的钱也倾囊而出……
在大家的努力下,凑了一千多万元的同心钱,蒙牛终于成立了。面对如此信任他的老部下们,牛根生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蒙牛在诞生的第一年,就遭受了6次由同行发动的致命打击。2003年,被牛根生善意称作竞争队友的同行,却恶意地斥资600万元,企图置蒙牛于死地。
2004年也是蒙牛的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蒙牛遭受了来自犯罪分子的连环恐吓。身经百战的牛根生回首这些往事时置之一笑:世上难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死胎,一种是巨婴。看来我们被逼成了后者。
九死一生的蒙牛集团没有倒下,却以品牌和信誉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捐出自己所有的股份
蒙牛成立,牛根生给自己两个定位:在产业链前端,他是种草养牛的工人农民的儿子,在产业链后端,他是全体健康乳制品消费者的仆人.牛根生常说:城市多喝一杯奶,农村致富一家人。
牛根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他去内蒙古巴盟的蒙牛分厂,途中下车买瓜,瓜农看过电视,认出他是老牛,连钱也不要了。瓜农说自从来了蒙牛,他们家怎么养了牛,怎么挣了钱,怎么盖了房……牛根生颇有感慨地说:一个不认识的人,看见你就像看见自己的亲人,这让我特别感慨。
2004年6月,蒙牛集团在香港上市,牛根生说,这不仅代表了蒙牛人的成功,也可以说是蒙牛集团代表中国120万奶农走向国际市场.牛根生终于能带领蒙牛人拿国际股民的钱,办中国农民的事了。
2005年1月12日,一个爆炸性消息在网上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创立了老牛专项基金.
在2004年12月,蒙牛集团专门注册了蒙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而老牛基金是它下面的一个专项基金。当时,旧《公司法》规定股权不能捐赠,只好采取了虚拟转让的方式。2005年,新《公司法》出台后,股权可以捐赠了,但捐赠额度每年不能超过个人所持股份的1/4.所以直到2006年2月,牛根生才办理相关的法律手续。到2009年,牛根生的股份将全部捐完,他在蒙牛将没有一份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