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黎鸾,江西大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1岁开始创业,1995年,代理全国20多个知名速冻食品品牌;2000年,生产自有品牌的速冻水饺、汤圆、面点、粽子等。
大铭公司现有资产6900万元,是江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速冻食品企业。产品是“江西省名牌产品”、“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品牌是“江西省着名商标”;企业是“江西省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南昌市优秀龙头企业”;她本人是新建县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江西省青年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常务理事,曾荣获“三八红旗手”、“杰出创业女性”、“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
【对话黎鸾】跑业务被拒绝10次也不能放弃
在江西,“大铭”是市民心中的名牌;黎鸾是速冻食品业内的名人。
做代理时,超市只进“大铭商贸公司”代理的速冻食品;搞生产后,超市又只认“大铭食品公司”生产的速冻食品。
从她把第一个速冻水饺、汤圆带进江西,就奠定了“大铭”在江西速冻食品业的地位。可以说,没有黎鸾,就没有江西速冻食品业的今天。她是江西速冻食品业当之无愧的“教母”级人物。
“我自己都不爱吃的,我不卖”
记者:你当年做代理时,超市为什么那么“认”你?
黎鸾:我会“挑”东西。凡是我准备代理的品牌,它的食品我都要先吃,我自己觉得能吃、好吃,才放心拿给超市。我对每样产品都严格把关,不会盲目相信它是大牌、名牌。
一开始,超市对我代理的速冻食品也是半信半疑,就说试试,结果有个超市一个月光卖速冻食品卖了20多万元。超市乐坏了,赶紧找到我再进。
可以说江西现在80%的速冻食品市场是我们企业引导出来的,消费者的习惯也受大铭影响很大。在江西,“大铭”就是速冻食品的大牌、名牌。
“我对业务员说:‘你们被拒绝10次也不能放弃’”
记者:刚打入超市的时候,难度不小吧?
黎鸾:1995年,我开始代理速冻食品。那时候,江西基本没人知道有“速冻食品”.我就从头介绍,硬是让超市接受了这东西。市民也通过超市第一次尝到了速冻水饺、汤圆。
当时,我招了十几个业务员,让他们跑遍江西稍大点的超市,找超市负责人,跟负责人灌输“速冻食品方便、美味、好卖”的理念。我对业务员说,你们被拒绝10次,才能先搁一下,但不是就此放弃,过段时间,还可以再去拜访。真的有被拒绝10次的,而且每家超市平均拒绝五六次,没有一家是一次顺利进去的。
就是这样艰难,才慢慢打开超市渠道。不过,一旦有几个超市卖得好了,市场马上就变得好做很多,还有主动和我们联系的。
“一想到几百口人要吃饭,我也不能放弃”
记者:后来就比较顺利了?
黎鸾:打开局面后就好多了,“大铭”拿来什么产品,超市就进什么产品。超市负责人都说,只要是大铭代理的,没有不好的。甚至于大铭说卖什么,超市就卖什么;大铭说什么价格,超市不还价。
但是要想从商贸企业向生产企业转型,困难就来了,一个新品牌会不会被市场认可?从来没生产过一只水饺、一个汤圆,是模仿其他企业口味,还是自己研发,怎么研发?
至于品牌,大铭的信誉早已扎根江西的各大超市,超市就卖大铭代理的东西,这样市民也自然而然接受了“大铭”生产。
口味上,我们决定自己研发。江西人喜欢的饺子口味是鲜、咸、汤汁多;做汤圆也有优势,江西土好,出产的糯米、芝麻、花生全国有名,特别是芝麻,出口到很多国家。
所以,大铭生产的食品,味道、口感、原料都没问题。
记者:难解决的是什么?
黎鸾:资金瓶颈。2004年,我们投建新厂房,所有钱都花上了。最困难的时候,没钱给工人发工资,我把自己房子抵押给银行,当时都想放弃了,但是一想到几百口人等着吃饭,就必须让自己坚持下来。
就在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抓质量,硬是挤出160万元用于生产的升级改造,通过了HACCP认证。
“三全、思念是‘大石头,我们是’小沙子‘”
记者:目前,国内速冻企业发展都很快,大铭曾经垄断江西商超渠道的局面已经开始打破,下一步大铭还要有哪些作为?
黎鸾:首先,要调整产品结构。2009年,我们推出了“玉泉”牌速冻系列,主要针对低端市场,加上已经有的“大铭”牌、“洁惠”牌,高、中、低档我们占全了。
一般的企业要么做高,要么做低,我们全都做,首先是因为“大铭”、“洁惠”已经深入人心,下面的路也好走。“玉泉”则是为了维护速冻食品行业的声誉,现在的低端,很多就是低劣的同义词,不卫生,不好吃。“玉泉”就是不赚钱,也不会降低品质,500克一袋的玉泉水饺,平时卖四块六,就没利润,特价的时候卖到两块九,都是在赔钱,就是为了把劣质水饺挤出市场,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好。其次,我们要立足本土,研发新品,有地方特色小吃,还有一些针对“三高”人群等的健康食品。
三全、思念这样的速冻行业“大石头”已经摆在那儿了,你搬不动它们,我们这些二线品牌就要做“小石子”、“小沙子”,去填“大石头”的空隙。下一步,大铭要进行市场的精耕细作,既要对产品再创新,也要细分消费人群,守住原有市场,还要多填“空隙”.
【打拼经历】十几家大型超市几乎被“大铭”垄断
●1988年:倒服装、开饭馆,人家工资40元,她一个月赚4000元
1988年,黎鸾刚满21岁,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汽车站当广播员。黎鸾干得很认真,也很不满足:工资不高,没什么挑战。业余时间,她做起了服装生意。好眼光加上能吃苦,黎鸾迅速变成了“小富婆”:别人一个月工资40元,她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元。手里有些钱了,黎鸾又开餐馆,生意同样红火。
黎鸾认为正是这些“小打小闹”的创业,让她积累了不少生意场经验。
●1993年:卖冰激凌,代理“天冰”一年卖1000万元
1993年,黎鸾彻底“下海”了。辞去国有企业的工作,她和家人一起投资办了商贸公司。眼光独到的黎鸾,发现江西知名的冰激凌品牌很少,就代理雀巢、天冰、五丰等冰激凌。“我代理天冰,让天冰一年在江西卖了1000多万元。”黎鸾说。
●1995年:代理速冻食品,江西超市不知道啥是速冻水饺
黎鸾看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超市里面,居然有“速冻水饺、汤圆”这样的商品,而且卖得很好。黎鸾认为商机来了,带了一小批产品回到江西。
“当时江西基本没人知道什么是速冻食品。”一片空白的市场,有挑战,有机遇。黎鸾挨个超市游说,最终让人家接受速冻食品。
同意进货的超市,都在两三个月的市场预热期后大赚一笔。超市和黎鸾的关系也大翻转,不少超市放话:只要“大铭”代理的速冻食品,都进货,因为信誉好,卖得俏。黎鸾赢得了市场话语权,一度,江西的代理事业做得很“省心”,国内三全、海霸王、龙凤等20多个知名品牌都在她手下。
●2000年:生产“大铭”食品,抢占高、中、低档市场
2000年,“大铭”牌、“洁惠”牌速冻食品面市,包括水饺、汤圆、粽子、汤包、馄饨、面点、南瓜饼、八宝饭、玉米棒等几十个品种的速冻食品走进超市。“大铭”走高档路线,“洁惠”面对中档市场。
2009年,公司又出了“玉泉”牌速冻食品系列,抢占低价市场。“我们价低质不低,用料不差。”黎鸾说。
●2002~2007年:十几家超市基本只卖“大铭”
黎鸾介绍,从2002年到2007年,江西的十几个超市冷柜区出现一大奇观:几乎只有大铭生产的和大铭代理的速冻食品,别的都进不来。
来源:《中国食品报 冷冻产业周刊》本报记者 崔莉莉
声明:此文是《中国食品报 冷冻产业周刊》授权于中华冷冻食品网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本网!否则本网有权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发布此文,只为给您做信息参考,请您慎重对待此文所发表的观点给您带来的影响和任何后果,我网对因此文给您带来的任何损失和造成的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