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健和,人称“臧姑娘”,一位土生土长的山东女性,香港“湾仔码头”水饺的创始人。昨天,山东大学臧健和教育基金正式成立,臧健和捐资1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在面对山大学子的励志演讲中,她讲的最多的是自己的母亲和女儿。
山东姑娘沦落香港
“我的制胜法宝就是水饺。”昨天下午,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内,坐在主席台上的臧健和一脸温和。
和身后的宣传大照片相比,现实中的臧健和少了些许华贵,但依旧和蔼可亲。31年后,在她的身上,已经看不到当年的落魄和绝望。
1977年,臧健和带着4岁和8岁的女儿从青岛出发,经香港准备去泰国和泰籍华人丈夫会合。但是到了泰国,臧健和却发现丈夫已再次娶妻,她选择带着两个女儿离开。怕母亲担心,臧健和没回青岛,而是带着女儿留在了陌生的香港,挤在4平方米小屋里。为了生存,臧健和为人剪线头、洗碗、擦车、做私人护理,一天打三份工。
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香港生存,其中的艰辛自不必多说,绝望时,臧健和感觉“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我还有老母亲和两个女儿,所以我连死的权利都没有。”臧健和说。她曾经很多次给下岗女工作报告。她告诉下岗女工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首先要克服自卑,战胜自己的心魔,女人不是弱者。”
在朋友提醒下,臧健和带着家传的手艺,推着车子走上香港湾仔码头卖北京水饺。山东人爱吃饺子,也擅长做饺子,但臧健和却把饺子做出了名堂。随着自己的水饺越来越畅销,臧健和将水饺改名为“湾仔码头”水饺,并开始建厂生产水饺。
当面对山东大学的学子讲述这些时,臧健和的创业经历赢来大学生们阵阵掌声。因为没有上大学,臧健和说自己一直有遗憾,所以她再次回到家乡时,希望为教育投入更多精力。
水饺成她第三个“女儿”
当推着小车在湾仔码头卖水饺时,臧健和每天发愁的是如何避过前来巡逻的警察,她从没想过自己的水饺有一天能卖出香港,卖到自己的家乡去。
臧健和带着女儿离开泰国时,她只希望自己能为女儿撑开一片天,希望女儿能更好。臧健和希望有一天,女儿反问自己“你希望我们好,你做得好吗”时,她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她们自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在臧健和心中,她早已“把水饺看成了自己的第三个女儿”.眼看自己的这个“女儿”也茁壮成长,好强的臧健和觉得“应该向着更高方向攀登”.1997年,臧健和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作。“湾仔码头”开始走出香港,并在美国、法国、上海、广州等地建生产基地,推出了手工包制的湾仔码头水饺、馄饨和汤圆。
“小资”女人自己设计服装
平日里,臧健和穿得很讲究,她不否认,自己有些“小资情调”,自小就喜欢“吃”和“穿”.
闲下来时,臧健和喜欢自己设计服装。坐在记者面前,身穿咖啡色单扣风衣的臧健和低调中有着更多从容。很少有人知道,她身上的衣服就是自己设计的。但因为工作太忙,臧健和只是将设计服装作为休闲方式,并没有打算当成事业。
臧健和还有更多让她牵挂的事情,她一直不服气,希望能让更多外国人接受中国食品,让外国人吃到中国快餐。另外,臧健和虽然在香港已多年,但她一直忘不了家乡。臧健和身上有很多头衔,除了和“湾仔码头”有关,她还是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侨联委员……除热心公益事业外,臧健和还希望能在家乡卖火自己的饺子。
但在山东,臧健和的饺子卖得并不太好,她开玩笑说是因为山东人太会包饺子了,更习惯在家里包饺子吃。但臧健和认为山东市场潜力非常大,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自己包水饺,当老年人包不动时,臧健和相信自己的饺子肯定能在山东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