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我将以更好的方式、更大投入来回报社会,回报我的家乡。”出生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山区的厦门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美兰对生育、养育她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深的情谊。
叶美兰:更好地回报我的家乡
文图/蔡银飚
虽然习惯于穿着严肃的套装,但是叶美兰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邻家的大姐一样亲切,全然不像一个由2000多人组成的大家庭的“家长”.
从民营企业到中国名牌
2003年,惠尔康同夏新、通士达、银鹭三个品牌一起荣获了2003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获得这个称号的品牌都“是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的产品。”惠尔康人从企业创立到成为全国名牌走过了12个年头。
1992年,叶美兰和先生叶争鸣在几间租借的破旧营房里创办了惠尔康食品厂,“从一开始,我们就一心想着把它做成名牌,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名牌饮料。”每当回忆起创业时刻,叶美兰说得更多的不是艰辛,而是信心。
有这么坚定信念时的叶美兰当时并没有什么经济基础。虽然,年轻的夫妻俩之前也创办过沙发厂、乒乓球厂,在稍有积蓄的时候,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他们的乒乓球厂,也烧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但幸运的是,没有烧去他们的希望,1992年,他们贷款创办了食品厂,在陌生的领域重新创业。
1999年元月,“黑龙江惠尔康牛奶有限公司”成立,三江平原上肥美的2万亩红色草原被圈进了惠尔康的版图;
2000年3月,惠尔康以51%的股权控股具有50多年历史的武汉“扬子江”牛奶公司;同年,承接国家计委“年处理7万吨鲜牛奶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国学生奶定点推广生产企业,惠尔康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进入此项目的民营企业,并直接催生了福州乳品厂和长乐奶牛场。至此,惠尔康的“北中南战略”全面形成。
10年一瞬间,2002年,惠尔康食品公司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5位,而此时公司已经连续4年名列全国饮料企业前20名了。
从民营企业家到全国“三八”红旗手
惠尔康成功了、叶美兰成功了,成功后的叶美兰没有忘记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她动情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我将以更好的方式、更大投入来回报社会,回报我的家乡。”
为了帮助农民富起来,惠尔康公司实行了“公司+牧场+农户”的经营方式,采取“农户合作社”、“参股”等多种模式,将农户利益和公司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的理念带动11000多户农民走向了共同富裕,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近2000人,使得农户年均收入增加5000多元,此外,惠尔康作为同安区的龙头企业,还带动了当地种植业、采茶业、饲养业等的农业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共同致富。
叶美兰经常会和员工说:“惠尔康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党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打拼。”她的这番话绝非虚言。在那场大火吞噬了她的乒乓球厂后,政府主动地帮她批土地、放贷款、搞重建,企业许多员工也纷纷拿出存款帮她度过难关,远在浙江的一位客户也送来几万元的现金帮她建厂,叶美兰正是带着这样一份浓浓的感激之情投入到事业中的。
如今事业成功了,叶美兰也把当年心存的感激充分地回馈给社会。惠尔康公司创办以来,已多年纳税超百万元,并接受安排下岗工人和贫困家庭员工600多人,先后捐助100多万元用于希望工程、慈善事业、儿童事业、防洪工程等公益事业。
在惠尔康,叶美兰关爱员工是出了名的,她在公司内部设立了党、工、团组织,修建职工大楼,建立图书中心、娱乐中心等设施供员工使用,员工有什么困难她都乐于伸手相助。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现在公司拥有博士、硕士、本科生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近200人。
除了做好企业之外,身为省市政协常委和总商会副会长的叶美兰还积极参政议政,工作再繁忙,政协和商会的大小会议,她很少有不参加的,而且总能提出很多可行性很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