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衍明从小不爱读书,在街上当小混混,高中干脆直接辍学,更奇葩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蔡衍明也反对多读书。他甚至制定了一个规矩,孩子到18岁都不再升学,全部进入公司,为此遭到不少非议。
但就是这样一个“败家子”、“小混混”,却从台湾走到大陆,成为全球知名的“米果大王”!他的传奇是如何炼成的?
1957年,蔡衍明出生在台北一个富贵家庭,深受父亲的喜爱。但是他却不爱读书,不是呼朋唤友在街头晃荡,就是在父亲的剧院看电影。
高中时,不爱读书的蔡衍明退了学,刚好父亲接过宜兰食品厂,蔡衍明便主动请战去厂里当起了总经理。
当时, 19岁的蔡衍明,没什么文化,更不会管理公司,完全找不到头绪,他回忆说:“我账也看不懂,人也不认识,我又不敢问。损益表是赚是赔,我也不知道。”
但是他却觉得做OEM是要看别人的脸色,不如做自己的品牌产品。而在当时台湾的食品厂都主要是做代工生产。
于是,他倾全厂之力,做起了“浪味鱿鱼丝”,生意的状况却出乎蔡衍明的预料,做内销要赊账,东西卖出去却收不回来钱,一年多下来,蔡衍明赔掉一个多亿。自己也落下了个“败家子”的称号
如此大的失败,让蔡衍明的心情极为低落,甚至还得了抑郁症,一度想跳楼自杀。
但是,蔡衍明的宠物犬黑皮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蔡衍明回忆,“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很自信,也很敢斗。从小就找比他大的狗相咬,有两次被咬得送进医院。但每次从医院回来,他还是要找大只的斗。”在爱犬的陪伴下,蔡衍明逐渐康复,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沉寂两年后,他吸取了当年失败的教训,决心证明自己。
在当时的台湾,休闲食品特别是米果是一种时尚和潮流,但台湾人吃的都是日本零食,并没有本土品牌。
因此,蔡衍明决心进入米果领域,而且他不做进口,一定要自创品牌。
为了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蔡衍明专程来到日本,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寻求合作,希望能够引进技术,但屡次被拒绝。
蔡衍明并没有放弃,之后,他每月去一次日本,每周都给桢计作寄一封信,不断表达着引起技术的渴望。终于,得到了米果的制造技术,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旺旺仙贝”和“旺旺雪饼”。
据说旺旺的得名也是黑皮的叫声而来。
旺旺的米果产品一上市,立刻引起了抢购风潮。
而且,旺旺作为自有品牌,很大的优势,蔡衍明主动发起价格战,迫使老牌食品厂相继退出竞争。
1992年,35岁的蔡衍明嗅到了大陆将要加大开发的商机,决心进军大陆市场。
在那个年代,外资选择在大陆投资,一般都是选择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 但蔡衍明偏偏不走寻常路,他把投资地点选在了湖南。
当时大家都很不理解他,但其实他很清楚,湖南地区可以为米果生产提供原料,劳动力也充足。而且相比在沿海城市与大企业竞争,在湖南,旺旺可以更好的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果不其然,旺旺选择湖南后,当地政府立马组建了公路、发电厂等基础设施,让旺旺可以安心生产。
不过,旺旺在内地的开局并不顺利,旺旺拿到订单后,本来协议已经说好是款到发货的,可是交货时,经销商却要求卖完再付款,不然就不要货了。
蔡衍明拒绝妥协,只给到款的经销商供货。剩下的货蔡衍明一咬牙,把这些货都送了出去。
于是,这些货被运到了上海、广州、南京、长沙等地,免费送给了当地的中小学生试吃,学生们人手一包,万万没想到,这样反倒打开了市场。
很快,蔡衍明赶紧砸钱做广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广告词很快家喻户晓,旺旺食品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投产当年,蔡衍明就创收2.5亿人民币。
就这样,蔡衍明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2015年,根据胡润全球富豪榜的资料显示,旺旺集团蔡衍明坐拥610亿元人民币的总资产。
2016年,蔡衍明力压郭台铭,再次蝉联台湾首富!
蔡衍明曾说:“学历高的人定性不够,都不够了解自己,要求的待遇比别人高,却不懂得要求自己;反而是学历低的人,比较有耐心,知道自己的不足,工作起来比学历高的人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