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学从商发展臭豆腐事业,王致和,进京赶考时,住在北京的安徽会馆。在准备考试期间,以制作和贩卖豆腐为生,正值夏日,豆腐没有卖完,于是王致和想起老家制作酱豆腐的方法,即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坛子中,加上盐和花椒封存起来。数月后,王致和突然想起封存的豆腐,马上打开盖子,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他试着尝了尝,口感细腻,鲜香爽口,遂赠与邻里品尝,无不称奇,由此诞生了“王致和臭豆腐”。
臭豆腐发明之后,王致和干脆弃学从商,做起了臭豆腐生意。生意越做越红火。公元1670年王致和雇了几个人开起了制作臭豆腐的小作坊,随后又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在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开设了“王致和南酱园”(见《都门纪略》第98页记载“王致和在延寿寺街中间路西”,清光绪17年杨士安编著的《朝市丛载》中记载“臭豆腐—王致和,在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占地面积大约150平米左右,前厅为店,主要经营臭豆腐,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和一些酱菜,后院为厂,承担以上产品的生产加工。
“王致和”臭豆腐“誉满京城”以后,传到清宫,传说,慈禧太后尝后饶有兴致地说“这东西方方正正,灰中透青,且味道鲜美,就叫它青方吧!”于是臭豆腐便有了御赐的雅名。